高雄醫學大學原鄉永續發展計畫-大手牽小手,擦亮在地特色

【高教創新】

初冬上午的暖陽下,從那瑪夏遠道來到高雄醫學大學的長者們,在志工協助下依序前往各科別就診。

這一天是高醫每月例行的義診活動,為解決那瑪夏居民就診不便的問題,二十多年來,高醫除了在山上舉辦健診,針對當地醫院缺乏的科別,則透過交通車定期接駁居民來到高醫就診。

身為最早設有「山地醫師」醫學專修科的醫學院,高醫大60多年來除培育無數原鄉醫療的種子部隊,更致力為原鄉搭建完整的醫療網絡。

「一味地將原民送到山下就醫,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所以高醫長年來,除了推動法令鬆綁,讓原鄉能設立足夠的專科醫師、醫療設備,也協助地區型醫院,增設急診、重症加護,以及消化、心臟科等專科醫療資源。」高醫大主任祕書戴嘉言說。

曾獲原曙獎「傑出成就獎─健康醫療類-非原住民有功人士」肯定的戴嘉言表示,高醫從創校初期就很關注原鄉醫療發展及人才培育,最終目標是讓原民得到「在地醫療」並可以「在地老化」。

培養衛教小尖兵

這個心願,在八八風災後,顯得格外艱辛。

「為了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在推動在地健康照護同時,也在中小學進行永續環境教育。」高醫大生命科學院院長張學偉說。

張學偉分享,在全臺16個原民族群中,那瑪夏就有12族,為了充分瞭解所有居民的需求,計畫協同主持人蘇詠超足足花了一年,吃遍當地各族小吃,才融入居民的生活圈。

蘇詠超本人則是甘之如飴。「一開始,有原民的長者因為不信任西醫,放任小傷口惡化,最後因蜂窩性組織炎在ICU住了一個多月。高醫大除了被動提供醫療資源外,更應有多一點積極的衛教教育。」

為此,高醫大團隊在第一年,結合附設醫院的資源,和醫學系、物理治療系一起建立全方位的醫療照護系統,更集合小一到國三的學生,以營隊形式傳授生活衛教知識,「透過小朋友去向上溝通,比起外人說半天都還有用。」蘇詠超說。

過程中,高醫大也帶領孩子觀察家鄉的生態,讓孩子們重拾部落文化。

舉例來說,當團隊發現原住民神話裡,會透過蜜蜂、螢火蟲的故事,傳達珍惜大自然的觀念,或是人際互動的智慧時,便鼓勵孩子們回家找尋自己部落的神話故事,以文字和插畫記錄下來。

蘇詠超說,當這些成果在原住民科展中展出時,孩子們對於部落文化的認同也會提高。「很多孩子原本的夢想是離鄉背井,但在三年的相處後,聽到有些孩子告訴我們,畢業後想回那瑪夏服務,對團隊是很大的鼓舞。」

蘇詠超說:「計畫最終目的是建構『那瑪夏學』,讓原住民知識得以回流到主流知識系統裡。」

滾動在地參與、永續經營

高醫大與當地許多團體密切合作,希望透過在地人的參與,讓族人可以永續經營自己的文化。

光是第一年,不僅當地的民生、民權國小、那瑪夏國中都有許多熱心老師參與,也陸續獲得原住民婦女永續發展協會、原住民文化藝術協會,和那瑪夏民權社區發展協會傾力相助。

「高醫大和那瑪夏之間的車程,單趟就要2小時,如果沒有這些在地資源,是很難落實到孩子生活裡的。」蘇詠超說,高醫大的角色,比較像是一個觸媒與整合者,讓原本就有心於當地產業的青農、關心在地文化的協會,得以透過高醫大,和外界資源相互串連。

例如在原民文化的研究上,高醫大生科院邀請了人文社科學院,開設認識臺灣與南島文化、族語與文化復振、兒少保護等課程。

除了將以往的課程教案化,也把過去為孩子舉辦,觀察蜜蜂與螢火蟲生態等營隊,轉以觀光為導向,藉此促進在地產業的發展。

前者,在2019年已和崑山科大資訊系合作開發雲端教案分享平臺,嘉惠更多教師成長社群可離線使用。後者,則有從創業競賽獲獎隊伍轉為新創公司的「野地原蜂」,和賞螢人士最愛的新寵「那瑪夏螢火蟲步道」。

「原民文化圖騰鮮明、擁有豐富的神話故事,不但是臺灣很重要的觀光資產,加上原鄉與大自然連結緊密,所以也是社會實踐、氣候變遷與環境永續最好的教學場域。」蘇詠超說。

為了向國際取經,高醫大團隊積極參訪澳洲原住民族文化,建立「高醫—澳洲」國際交流工作坊,更在2019年底舉辦國際研討會,邀請澳洲坎培拉大學、格里菲斯大學與美國紐約水牛城大學等學校,針對原住民文化傳承、健康照護與極端氣候衝擊等議題交流,藉此提高臺灣原住民的國際能見度。

「由於高醫在那瑪夏地區推動肝炎防治,建立地區醫療網已有二、三十年,所以團隊選擇以那瑪夏為第一個示範地區,但最終,仍是希望建立一個區域聯盟,連結周遭的杉林、六龜和桃源,讓更多偏鄉也能享有充足的醫療與教育資源。」高醫大主任祕書戴嘉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