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助攻失智症治療! 高醫大研發懷舊療法達治療效果

【自由時報/記者方志賢高雄報導】

台灣65歲以上的老人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治療失智症需透過藥物與非藥物雙重治療,高雄醫學大學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研發新式「懷舊治療法」,利用虛擬實境(VR)讓病人身歷其境,場景有客製化相簿、農舍生活等,患者重回昔日時光,喚起長期記憶,並達到治療效果。

高醫大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為推廣失智症的科學普及教育,今舉行「藥藥欲試-進擊阿茲海默」微電影發表,透過微電影讓民眾更瞭解阿茲海默症,也首度發表嶄新虛擬實境(VR)的「懷舊治療法」。而阿茲海默是最常見的失智症。

微電影由中研院院士王惠鈞領導團隊製作,由高醫大神經科學研究中心擔任影片科學顧問,透過輕鬆有趣的動畫形式,將艱難的科學知識簡化成淺顯易懂之概念、圖表、範例,讓民眾獲基本知識。該中心也結合醫療與VR研發新式「懷舊治療法」。

神經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楊淵韓表示,男人最常聊當兵情形,這就是懷舊治療的一種,透過VR回到過去環境,重溫昔日快樂時光,有助於穩定病患情緒。未來可發展到5G,透過高速傳輸,壓低製作費用,更接地氣,也讓病人更親近VR

楊淵韓說,客製化的VR,是根據病患的生活背景去做VR,事先到病患住處訪問再繪圖,每位病患需花好幾個月才能完成。若是公版的VR,則是找出共同回憶、興趣作為公版的內容,例如許多老年人都經歷過農村生活,透過農舍場景,喚起患者的長期記憶,穩定情緒,達到治療效果。

高醫大校長鐘育志也表示,中心團隊進行跨域合作,發展VR「懷舊療法」,透過虛擬實境,提供非藥物的治療選擇。而失智症治療需藥物與非藥物雙重治療,才能穩定病人功能與延緩病程、促進認知功能、改善精神症狀,進一步提升病人與家屬的照顧品質。

80歲以上每5人有1人失智 高醫大推VR懷舊療法

【聯合報/記者王慧瑛高雄報導】

銀髮海嘯來襲,失智長輩日增,衛福部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65歲以上每12人有1人失智,80歲以上提高到每5人有1人失智。高醫大神經科學研究中心要讓更多人對失智症有正確認知,發表微電影《藥藥欲試-進擊阿茲海默》,也推出虛擬實境(VR)「懷舊治療法」,將推廣到高雄市52個失智症照顧據點,為友善失智再跨出一大步。

高雄醫學大學神經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楊淵韓說,藥物治療或非藥物介入,非藥物治療包括懷舊治療、園藝治療、寵物治療等,結合醫療與VR研發的新式懷舊治療法,融合想像力、互動性,VR記憶平台營造長者熟悉的懷舊場景,包含客製化相簿、農舍生活等,結合懷舊療法、客製化療程、數位化記憶重建模式,獲得更有效的非藥物治療效果。

楊淵韓說,認識與治療失智症積極度存有城鄉差距,都會區居民可接收的資訊較多,鄉間長輩可能因病識感不足,或家屬認知為正常老化不以為意,往往進到醫院時,已錯過早期治療黃金時機。

失智症是否存有遺傳因子?楊淵韓說,透過實驗調查,發現父母失智者,下一代失智比率有增高情況,女性比男性更明顯,高雄市大同醫院為確診為失智者的下一代做免費基因篩檢,但有危險基因不一定會得病,而是提醒好好保護自己。

關懷失智症的微電影《藥藥欲試-進擊阿茲海默》由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惠鈞領導的團隊製作,楊淵韓擔任影片的科學顧問,強強聯手,讓更多人以淺顯易懂方式認識失智症。

製作團隊透過輕鬆有趣動畫,將艱難的科學知識簡化成淺顯易懂概念、圖表等資訊,讓觀眾以寓教於樂方式,獲得失智症相關知識,也讓民眾了解新藥研發的漫長過程與重要性,對失智症防治有更多理解。

高雄醫學大學校長鐘育志說,高醫大神經科學研究中心與中研院跨域合作,發展「VR懷舊療法」,透過虛擬實境,提供非藥物治療選擇。今年也與交大、中央大學合作,以「整合人工智慧與臨床大數據建構阿茲海默症精準醫療」獲科技部AI整合型計畫。

「認識它、接受它,就不覺得可怕!」楊淵韓指出,失智症雖無法治癒,透過藥物與非藥物治療雙重協助,能延緩惡化速度,也改善生活品質,減輕照顧者負擔。

VR打造懷舊療法 高醫大盼降低失智照護負擔

【中央社/記者侯文婷高雄報導】

為治療阿茲海默症,高雄醫學大學利用虛擬實境(VR)科技,打造「懷舊治療法」,希望透過重現失智長者的懷舊場景,達到非藥物治療的功效,同時降低照護者負擔及成本。

根據衛福部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以及內政部10812月底人口統計資料估算,65歲以上年長者中,每12人即有1名失智者,80歲以上的老人則每5人即有1名失智者,目前卻沒有藥物可以完全治癒。

為推廣失智症普及教育,高醫大神經科學研究中心今天上午舉行「藥藥欲試-進擊阿茲海默」微電影發表,希望藉由微電影讓民眾更瞭解阿茲海默症,更首度發表VR懷舊治療法。

高醫大新聞稿指出,結合醫療與VR研發新式懷舊治療法,打造「互動式VR記憶平台」,透過想像力、互動性、融入感等元素,增加治療多元性,減輕照顧者的負擔及照護成本,目前已在高雄失智症社區服務據點執行,帶動多元失智症治療模式,更將配合5G產業規劃全台合作。

高醫大表示,VR記憶平台以長者熟悉的懷舊場景、互動客製化相簿及農舍生活等元素,讓長者能透過自律神經系統,結合懷舊療法、客製化療程、數位化記憶重建的模式,進行更有效率的非藥物治療。

微電影「藥藥欲試-進擊阿茲海默」則由中研院士王惠鈞領導團隊製作,並由高醫大神經科學研究中心擔任科學顧問,希望透過輕鬆有趣的動畫,將艱難科學知識變成淺顯易懂的概念、圖表、範例,讓觀眾寓教於樂,獲得病症基本知識,並認識新藥研發的漫長與重要性。

高醫大神經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楊淵韓強調,失智症治療需透過藥物與非藥物治療雙重協助,才能穩定病人功能與延緩病程、促進認知功能、改善精神症狀,並進一步提升病人與家屬的照顧品質,希望民眾了解後能支持或投入相關產業。

認識阿滋海默症 高醫大發表藥藥欲試微電影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記者林祺宏/高雄報導】

為了讓民眾更輕鬆了解阿滋海默症,高雄醫學大學發表了「藥藥欲試—進擊的阿茲海默微電影」,藉由動畫將艱難的科學知識變簡單了。

高雄醫學大學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為了推廣失智症的科學普及教育,舉行《藥藥欲試-進擊阿茲海默》微電影之發表,該片是由中央研究院王惠鈞院士領導的團隊製作,並由高醫大神經科學研究中心擔任影片的科學顧問,希望透過輕鬆有趣的動畫形式,將艱難的科學知識變的淺顯易懂,讓民眾更瞭解阿茲海默症。

此外,高醫大更首度發表嶄新虛擬實境(VR)的「懷舊治療法」。高醫大神經科學研究中心楊淵韓主任表示,此懷舊治療法透過虛擬實境。藉由VR記憶平台中透過長者熟悉的懷舊場景,可讓長者進行更有效率的非藥物治療。

楊主任表示,目前已在高雄市各失智症社區服務據點執行,帶動社區中多元的失智症治療模式,更配合5G產業已經規劃至全台合作。

高醫大神經科研中心發表微電影及VR懷舊治療法 期提升阿茲海默病友照護品質

【鮮週報/記者高培德高雄報導】

高雄醫學大學神經科學研究中心914日發表《藥藥欲試—進擊阿茲海默》微電影及懷舊治療法「互動式VR記憶平台」,期能讓師生更加了解病症,並透過體感科技強化治療多元性,降低照護成本,減輕照顧者負擔。高醫大校長鐘育志、後醫系主任盧柏樑、高市大同醫院院長黃志富、護理學院院長李碧娥等人參與見證。

記憶平台營造客製化相簿、農舍生活等場景,鼓勵長者透過自律神經系統結合懷舊療法、客製化療程、數位化記憶重建等模式,強化非藥物治療效益,現階段推廣全市各社區失智症服務據點,帶動多元治療模式,並規劃配合5G產業擴大延伸全台。

《藥藥欲試—進擊阿茲海默》由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惠鈞領軍製作,並邀請高醫大神經科學研究中心擔任科學顧問,神經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楊淵韓扮演提供阿茲海默早期篩檢工具AD8、藥物研發等關鍵角色,期能透過有趣動畫簡化艱深科學知識,寓教於樂灌輸預防及治療阿茲海默症正確觀念。

鐘育志表示,神經科研中心透過跨域合作結合虛擬實境技術,研發VR懷舊療法,提供非藥物多元治療選擇。

楊淵韓強調,失智症治療需透過用藥及非藥物雙管齊下,有效延緩病友病況惡化,促進感知功能及改善精神症狀,提升照護及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