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0310_NOW NEWS今日新聞
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 可提升癌症疾病控制率
【今日新聞/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癌症輔助治療又有新突破!產官醫學研攜手合作,善用台灣海域豐富藻類資源,研究篩選出適合褐藻,以獨特的低分子化及包覆技術,製成高純度、高濃度的「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Oligo Fucoidan)」及「高穩定藻褐素(HS Fucoxanthin)」。近年更透過資源整合,進行多種實驗,確定對於癌症輔助治療的綜效,也使得台灣對於褐藻的研發成果備受國際矚目。
由台灣褐藻醣膠發展學會、台灣聯合抗癌協會,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台灣癌症基金會、乳癌防治基金會、台灣保健食品學會、台灣防癌協會、中華海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所協辦的「第九屆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國際癌症臨床輔助與慢性病運用研討會」於2017年3月5日假台大醫學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目前台灣共計15個研究單位,都紛紛投入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相關研究,其中針對高居國人罹癌排行榜的肺癌、大腸直腸癌等進行動物及人體雙盲測試,探討及發表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對於輔助癌症治療的成果。臺北市立萬芳醫院、陽明大學及臺北醫學大學都有發表針對肺癌的初步研究成果;高雄醫學大學則針對國人罹患率高的大腸直腸癌,發表人體臨床實驗的具體成果。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王照元副院長發表「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用於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人接受化學治療,與標靶治療時輔助療法的臨床試驗成果。此研究結果顯示,有使用小分子褐藻醣膠之病人,疾病控制率可達92.8%,顯著地比對照組的69.2%增加約23.6%,達到統計學上的意義,此成果獲得國際間腫瘤醫學的矚目。
各單位都依本身的強項深入探討「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對於抑制癌症的研究進展與成果,國家衛生研究院發現:有七成的人類癌症都具有抑癌基因p53突變或缺失的特性,透過細胞及活體動物實驗,證實小分子褐藻醣膠對於抑制DNA內粒線體超氧化物的生成,以及修補DNA斷裂能發揮實際效用,搭配化療藥物更能有效降低發炎指數而讓抑癌作用更為顯著。
中醫於臨床癌症輔助治療也開始應用,發現透過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的輔助,可有效降低復發及轉移,並降低積極治療後產生的副作用,如食慾、精神不振、睡眠不佳等,進而提生病患之生活品質,長久觀察可提升癌症患者的存活率。期待藉此產、官、醫、學合作模式,促使台灣生技產業能於國際舞台具有更獨特發展。

第九屆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國際癌症臨床輔助與慢性病運用研討會。(圖/公關照片)

王照元副院長提到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於癌症人體臨床應用正面成效。(圖/公關照片)

徐欣伶博士探討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在化療藥物上有何加成反應。(圖/公關照片)

許先業教授說明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在預防癌症有正面成效。(圖/公關照片)
1060310_中時電子報
癌症人體臨床證實 疾病控制率可提升達9成以上
【中時電子報/綜合報導】
對抗癌症,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帶來新希望。「第九屆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國際癌症臨床輔助與慢性病運用研討會」日前舉行,會中發表多項研究報告,對大腸癌的臨床治療已有令人振奮的結果,其他包括肺癌、肝癌等研究也有重大進展。
台灣褐藻醣膠發展學會、台灣聯合抗癌協會,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台灣癌症基金會、乳癌防治基金會、台灣保健食品學會、台灣防癌協會、中華海洋生技公司共同舉辦這場研討會,專家們對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未來輔助治療癌症都有極大的期待。
提高大腸直腸癌患者疾病控制率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王照元發表「小分子褐藻醣膠應用於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之臨床研究」,共募集54位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追蹤時間為11.5個月。有使用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的病人,疾病控制率可達92.8%,顯著地比對照組增加23.6%,且達到統計學上的顯著意義,此成果獲得國際間腫瘤醫學的矚目。
消除肝癌幹細胞極具潛力
萬芳醫院癌症中心轉譯醫學研究室醫學研究員顏明德發表「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抑制癌幹細胞之生長與轉移」研究,測試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對於肝癌幹細胞的影響,研究證實,除了可抑制肝癌細胞的生長,更減少高度表達致癌基因Snail細胞腫瘤球的數量及大小。另外,通過分子訊息路徑分析和腫瘤球測定,發現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能夠抑制Snail基因的表現,並通過抑制致癌基因訊息傳遞路徑減少腫瘤球的形成。
在肝癌動物實驗模式中,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能有效抑制肝腫瘤的生長,顏明德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證明在體內和體外抑癌詳細的分子機制,他認為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是消除肝癌幹細胞和治療癌症極具潛力的天然物。
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加化療藥物是肺癌的有效治療策略
陽明大學醫學生物技術研究所教授許先業發表「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加成化療藥物對抑制小鼠肺癌生成之探討」研究,證明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可抑制肺腫瘤發生。動物試驗結果顯示,使用臨床抗癌藥劑順鉑或艾瑞莎與褐藻醣膠的組合,在肺癌試驗組中發揮更多的抗腫瘤作用。根據這些研究顯示,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與順鉑或艾瑞莎組合,具有發展成為肺癌輔助治療之潛力,未來將規劃進行人體臨床試驗來驗證當前試驗結果。
抑制腫瘤進展 增強化療效應 減緩化療副作用
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徐欣伶的研究發現,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可抑制腫瘤進展、增強化療效應、減緩化療副作用。徐欣伶的研究主題是「降低大腸直腸癌細胞化療後產生IL-6和CCL2並且協同p53減緩ATM信號傳導、加強化療反應和防止腫瘤發展」,證明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抑制粒線體超氧化物生成和降低細胞內DNA自然損傷程度。
當癌細胞使用化療藥劑誘導DNA雙鏈斷裂後,隨後施用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發現DNA損傷的守護神─抑癌基因p53的活性增強。此外,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輔助治療可增加化療藥物所引發的癌細胞凋亡效應、提升細胞週期監測能力、減少發炎、與p53共同防止腫瘤生長。
結合放射治療可有效預防癌症形成
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喻秋華發表「在斑馬魚證實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具輻射保護效果且配合放療有加成治療癌症之效果」,研究結果提供了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放射防護和與放射治療結合抗癌症效應的證據。
研究團隊指出,術中放射治療是在手術中將放射治療機器對著腫瘤直接照射,這能量會破壞細胞內DNA雙股螺旋體的結合,使得DNA鍵斷裂、細胞失去複製功能。在治療範圍內的正常組織及惡性腫瘤細胞均勻且平等接受同樣放射線劑量,為何在放射線5到7週療程後,惡性組織被消滅,而正常組織仍能保有一定功能,最大原因在於正常組織的修補功能優於惡性細胞。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惡性細胞多處在分裂狀況下,放射治療對正在分裂中細胞的殺傷力遠高於在靜止期的正常組織。放射治療有許多常見副作用,例如頭頸部的口腔潰爛、口乾、牙齒易敗壞: 放射線照射會使口腔唾液分泌減少進而產生口乾感,也會降低對牙齒的保護作用,容易形成蛀牙,還有牙關緊閉、吞嚥咀嚼困難、味覺遲鈍、掉髮、喉嚨痛等副作用。
研究利用斑馬魚胚胎照射輻射,在照輻射前3小時或照輻射後15分鐘當給予小分子褐藻醣膠,監視輻射效應6天。利用5個月大斑馬魚成魚,在照輻射前4週餵食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後直接照射高能放射線,再餵食小分子褐藻醣膠1週,比對只有放射線照的魚,來評估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對放射線照射是否具保護效果。
研究發現,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對胚胎沒有毒性,可以保護胚胎免於死亡或胚胎缺陷,可以降低凋亡和纖維化標記基因的表達。在肝癌模型中,發現小分子褐藻醣膠與放射治療聯合可以干擾癌細胞生長週期及降低正常細胞纖維化,因此推斷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結合放射治療,可有效抑制癌細胞生長,並減少正常細胞之傷害。
輔助中醫治療 提高生活品質 提升存活率
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也同步應用在中醫臨床癌症輔助治療中,中醫師林建雄指出,目前臨床合併中醫與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治療應用,可有效降低復發及轉移,並降低積極治療後產生的副作用例如食慾、精神不振、睡眠不佳等,進而幫助病人提高生活品質,長久觀察可提高癌症患者的存活率。

第九屆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國際癌症臨床輔助與慢性病運用研討會(本報資料照片)

高雄醫學大學副院長王照元發表臨床研究結(果本報資料照片)

陽明大學醫學生物技術研究所教授許先業發表研究結果(本報資料照片)

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徐欣伶發表研究結果(本報資料照片)
1060313_經濟日報
台灣癌症輔療 人體臨床解盲成功
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 輔助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治療 癌症疾病控制率達92.8%
【經濟日報/記者劉美恩】

經濟日報刊登版面
1060314_聯合報
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 癌症臨床解盲成功
【聯合報】

聯合報刊登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