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大四校友獲醫療奉獻獎 歷年最多

【臺灣時報/記者黃福鎮/高雄報導】9/25

  第廿七屆醫療奉獻獎上週六舉行頒獎典禮。高雄醫學大學共有醫學系校友林媽利醫師等四名獲獎,是本屆也是該校歷年來獲獎者中最多的一次,表現搶眼,對於該校培育醫學人才與社會奉獻精神是一大肯定。

  高醫大四位獲獎的校友包括醫學系林媽利、顏純左、高揚威及邱孟肇等醫師。林媽利是臺灣的血液之母,早年推廣捐血一袋救人一命,讓捐血活動成為民眾自願自發的愛心善舉;同時專注於輸血醫學,對於台灣捐血制度的建立、推廣功不可沒。林媽利教授並以血型、基因的科學研究證據,揭開台灣各族群身世之謎及追溯台灣人的根源,其研究深獲國內外讚譽。

  顏純左是內科醫師,擔任過台南縣副縣長及台南市副市長,現正積極參選下一屆台南市市長。顏純左醫師為防治愛滋、反毒,提出毒品減害的措施,包括美沙酮替代療法及免費針具政策,成功地降低愛滋病蔓延與因毒品使用造成的竊盜案件,也在二○一五年獲得美國總統終身成就獎,同年又同時獲頒史懷哲終身醫學成就獎,是該獎項三十二年來第一位因公共衛生貢獻獲獎的得主。

  高揚威醫師是在山地開設私人診所的先驅之一,也啟動「後山巡迴醫療」計畫,並在山地服務達十九年,他將醫療服務送達偏遠的山區,提供全年無休的基本醫療支援。邱孟肇醫師駐守南橫山區十八年,經常進入孤島部落看診,提供醫藥包,服務弱勢部落居民。在八八風災後,山區道路中斷,邱醫師爭取設置醫療站,不辭辛勞一週進行兩次的巡迴醫療,積極照顧慢性病患。

醫療奉獻獎 看見人間菩薩

【自由時報/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9/24

  最先在國內宣導無償用血、建立血庫制度,被醫界稱為「血液之母」的林媽利,雖已8旬高齡,仍為協助228受難者遺骸回家而努力,昨天獲頒個人醫療奉獻獎。

  副總統陳建仁昨天下午出席「第27屆醫療奉獻獎頒獎典禮」,他表示,本屆醫療奉獻獎得主都是長期在偏遠地區或台灣最艱難的地方服務,值得肯定。

  林媽利除了輸血醫學,她還致力建置台灣人組織抗原系統、協助法務部親子鑑定,找到更適合亞洲人的血液檢驗法「MP法」、發現台灣人不用做RH陰性血型測定、也發現很多亞洲獨有血型,如米田堡血型,近年更成立「古代DNA實驗室」,為協助228受難者遺骸回家而努力。

  中央健保署長、器捐移植中心董事長李伯璋則因推動器捐登錄公平分配,91年促成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並推動修正「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至今年8月已有35萬人在健保卡上註記器官捐贈意願,獲特殊醫療貢獻獎。

  現任民進黨台南市黨部主委顏純左棄醫從政,前後擔任12年的台南縣副縣長與台南市副市長,以醫療專長,推動全台實施毒品減害計畫,成功降低愛滋病患者數及竊盜犯罪率,獲頒個人醫療奉獻獎。

  其他得獎者還包括投身醫學教育、高齡101歲的西班牙神父賴甘霖,羅東聖母醫院義大利修士卡通靈、堅守偏鄉療養院的護士林秀麗,為身障兒爭取資源的牙醫師羅界山、堅守原鄉的醫師高揚威,布農族守護醫師邱孟肇,及致力糖尿病防治47年的仁濟院院長戴東原等人。

1060924 自由時報

立法院長蘇嘉全(中)22日接見第27屆醫療奉獻獎得獎人,並與得獎人、來賓等合影留念。(記者簡榮豐攝)

這群醫療英雄 「別人不做的事,他們做」

【聯合報/記者黃安琪/台北報導】9/23      

  「撿別人不想做的事,竟變成重要的事。」台灣血液之母林媽利昨出席廿七屆醫療奉獻獎選拔暨表揚活動,一語道出不少得獎者心聲,十一名得獎者無私奉獻深耕台灣醫療,更意外多了兄弟、夫妻和同學檔,時隔多年雙雙得獎。

  廿七屆醫療奉獻獎頒獎典禮今日舉行,昨十一名得獎者出席活動。推動器官捐贈的健保署長李伯璋為今年得獎者,哥哥李伯皇是第廿四屆得主;林媽利丈夫郭惠二則是第六屆得主,兄弟、夫妻檔為台灣醫療付出心力。

  今年新鮮出爐的同學檔,則是全台首位於山區開立診所,泰雅族原住民的山地醫師高揚威,與現任台南市政府首席顧問,推動美沙酮替代療法及免費針具,引領全台毒品減害計畫的醫師顏純左,兩人昔日同窗情誼延續,場面溫馨。

  今年得主最高齡一○一歲,日前拿到身分證的西班牙神父賴甘霖,透過神父裴育聖代表致詞,表示來台四十八年,已將台灣當成最後的家。

  五十一歲的桃源衛生所醫師兼所長邱孟肇,駐守南橫山區醫療十八年,是最年輕得主。

  團體醫療奉獻獎得主,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許金川笑說,廿三年來走遍大街小巷替民眾進行肝病篩檢,「消滅國病是使命,但到時候基金會也會連帶被消滅」,眾人哄堂大笑。

1060923聯合報

第27屆醫療奉獻獎得主與主辦單位合影。 記者徐兆玄/攝影

【27屆醫奉獎】泰雅族醫師獲醫療奉獻獎 高揚威:得獎不是我的目的

【聯合報/記者陳雨鑫╱即時報導】9/23

   第27屆醫療奉獻獎個人獎得主61歲高揚威,是桃園復興鄉土生土長的泰雅族人,身為公費醫學生,畢業後的第1志願就是回復興鄉工作,待了10年後,他並沒有離開,而是又繼續待了22個年頭,不僅在家鄉開診,更把醫療器材搬上車開始做巡迴醫療,替復興鄉的居民診治,他笑說,每次出車都會遇到「攔路申冤」的,他說,現在山地離島的醫師仍舊不多,希望政府能有多些鼓勵方案鼓勵醫師回鄉付出。

  高揚威說,畢業後回到家鄉去,曾經掙扎過,最後仍舊留下來,當時在民生報的時代,曾寫過一篇投稿文章,呼籲政府「山地醫療一定要在地化」,現在大家聽到「健保」二字,一定是滿肚子氣,但是對於偏鄉離島的居民來說,健保是「救命的德政」。

  高揚威說,當年他回鄉服務時,原住民與一般人的平均餘命相差12.9歲,如今在健保的幫助下,已經降至為8歲多,他稱,這是健保施行後,最大的功德,但是兩者至今仍有差距,表示政府還有努力的空間。

  高揚威說,山地醫療在地化已經倡議多年,希望這項倡議不要再只是「狗吠火車」,他認為,山地離島醫療需要被重視,政策要做得好,得用對方法,現在在健保總額中,山地離島已經有一定的款項,但是有了錢也要有人,台灣大約有200多名公費醫師,若是每一個山地部落都能有6到7位公費醫師回去服務,台灣的山地醫療將可以漸入佳境。

  他呼籲政府,希望能多做一些鼓勵方案,對於今天得到醫療奉獻獎個人獎,他說「得到這個獎不是我的目的,更不是我終止的地方,未來一定會更忠實地做到山地醫療服務」。

1060923聯合報 2

第二十七屆醫療奉獻獎得主堅守原鄉的醫師高揚威。記者徐兆玄/攝影

醫心!挺進山區看診 邱孟肇醫師獲醫奉獎

【TVBS/記者潘郁文 報導】9/23

  第27屆醫療奉獻獎,下午舉行頒獎典禮,表揚無私奉獻的辛苦醫護人員,其中挺進災區看診,甚至還學習布農族語的邱孟肇醫師,仁心仁術獲得肯定;另外投入療養院工作19年的林秀麗護士,也是付出愛心和關心,讓受到幫助的人感受到滿滿溫暖。

  接獲獎牌和獎座,邱孟肇醫師挺進孤島部落看診,宅心仁厚獲得醫療奉獻獎肯定,帶著全家大小在台上享受這份應得的榮耀。

  醫師邱孟肇:「我的工作受到神祝福,也受到我們鄉下的朋友,他們一直都鼓勵我、支持我,我相信我是被祝福的,請你們不要擔心,謝謝你們。」

  51歲的邱孟肇醫師,現任高雄桃園區衛生所所長,今年六月西南氣流帶來豪雨,造成南橫公路路基流失,邱醫師帶著藥箱和消防隊員前往孤島部落幫忙看診;在更早之前八八風災,他也挺進災區幫忙災民,仁心仁術看診細心,甚至還學習布農族語讓他看診更添幫助。

  笑臉迎人接過榮耀,她是林秀麗護士,65歲台東人護理工作從年輕做到老,投入醫療院工作19年來勞心勞力,照顧偏鄉住民付出愛心,讓他們感受到滿滿溫暖。

  護士林秀麗:「我也要感謝默默支持我的先生,我從事療養院工作都是休假才回家,我謝謝我先生還有孩子的支持。」

  全心付出醫療和愛心,幫助民眾走出困境跟病痛,這群白袍勇者用自己的醫心,療癒了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1060923TVBS新聞

兄弟、夫妻、同學 醫奉獎今年多「搭檔組合」

【TVBS報導】9/22

  第27屆醫療奉獻獎將在週六舉行頒獎典禮!今年的得獎人除了貢獻卓越,還出現了特別的搭檔組,像致力於推動器官捐贈的健保署長李伯璋,哥哥李伯皇是第24屆得主。有「台灣血液之母」稱號的林媽利,丈夫郭惠二則是第6屆得主,兄弟檔、夫妻檔,都為台灣醫療界付出心力!

  從事腎臟移植臨床工作38年,擔任器捐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也是健保署長的李伯璋,是今年醫療奉獻獎特殊貢獻獎的得主。

  第27屆醫療奉獻獎得主李伯璋說:「我是覺得我自己很幸運,在38年前我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就有機會參與器捐移植。那個時候好像是假日班,有時候在做器官捐贈都是半夜,開刀也是半夜,當然那時候是我哥哥給我一些指導。」

  他的哥哥李伯皇則是肝臟移植權威,也是第24屆醫療奉獻獎得主,兄弟檔都為台灣醫療,貢獻卓越;而今年的醫療奉獻獎搭檔組合很多。

  第27屆醫療奉獻獎得主林媽利說:「因為我覺得有些事情,應該要做的話我就去做,所以我就撿起來做,沒想到那變成非常重要的工作。」

  有台灣血液之母稱號的林媽利,建置台灣捐血系統,發現米田堡血型、亞孟買血型,拿下醫療奉獻獎個人獎,她的丈夫郭惠二則是第6屆得主,也是醫療奉獻獎首對夫妻檔。 

  第27屆醫療奉獻獎得主高揚威說:「我是第一個算在山地鄉算開業成功的醫生,所以呢,我就鼓勵我的學長、學弟,應該回到自己的族群部落去開業,因為你用自己的人親、土親,我想你在山地上你就有你自己的條件。」

  從事後山巡迴醫療19年,高雄醫學院畢業的高揚威,是復興區的泰雅族原住民,在衛生所服務10年後,他毅然決然自己開業,投入偏鄉醫療,而同樣是高醫畢業,前台南市副市長顏純左推動毒品減害,大幅降低愛滋病患者數,同學檔雙雙獲得今年醫療奉獻獎個人獎。

  今年醫療奉獻獎,表揚了11位為台灣醫療默默付出的個人和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