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會和連三任校長有衝突!吳國揚:問題在董事會較大

記者陳俊廷/專訪

20160411 民報01

「現行私校法內容,教育部變成「沒有牙齒的老虎」…高醫大連三任校長都和董事會有衝突,問題出在董事會較大」,高醫大醫療事業企業工會理事長吳國揚認為董事會「近親繁殖」抗拒擴大董事名額,校友盼望董事會一如北醫、中國醫藥大學董事為15席,高醫發展會較好…

吳國揚認為,私校董事會站的是監督角色,不應該介入經營,所聘、遴選的校長應該有公開機制,遴選出就該信任,放手讓其施展治校理念,近18年包括余幸司、王國照、劉景寬等連三任校長都和董事會有衝突,他認為董事會問題較大…。

「過去私校法,可以把北醫董事會解散,還派高醫過去校長謝獻臣去擔任校長」吳國揚說,北醫從過去董事會被解散改組到現在,與改組後的中國醫藥大學十多年來,一路發展起來,高醫大則在「原地踏步」,沒有大突破…。

針對高醫大董事會改組與董事長接班引發海內外校友熱議風波,民報之聲今4月11日(一)播出專訪高醫大醫療事業企業工會理事長吳國揚,吳在醫界有「爆肝醫師」、「超人醫師」的稱號,曾因從上午8點半看診治至隔日凌晨4點,累到掛病號而登上媒體,是一個非常關懷弱勢又體恤基層的好醫師,因而在三年前被推選為工會龍頭,該會約有4千位會員。以下為影音專訪,吳國揚與談全文:

※教育部變成「沒有牙齒的老虎」

20160411 民報02

整個私校法內容,教育部變成「沒有牙齒的老虎」,私校董事會如沒有作為、不積極,只要不犯錯,沒違法,教育部完全沒有其「皮條」,變成董事會要如何自設法規、董事如何產生、要如何管理學校、你「沒轍」!

20160411 民報03

大家都知道,私校董事會站的是監督角色,不應該介入經營,所聘、遴選的校長應該有公開機制,遴選出就該信任,放手讓其施展治校理念,董事會該輔助校長並監督角色。當然要花很多預算經費,董事會要監督,但董事會不能介入干涉,只要是你通過計畫或認同的治校理念,校長就像CEO。

董事會有其他目的方向或介入想要操盤,這已超越董事會扮演監督的角色,董事會變成自己介入經營,這應該是不對的,可是現在私校法,一句話:「沒轍」!

董事會都不作為,放給它爛,只要學校不倒,教育部沒轍,就是你不鬧學潮、教職員不出來表示意見,也無違法證據給教育部,那你大概就沒有什麼「皮條」,這個學校可能就一直爛下去,根本在私校法,教育部該修正,現在私校法看起來就是沒有牙齒的老虎。

※連三位校長都和董事會有衝突 我認為問題出在董事會

20160411 民報04

校長有治校理念,余幸司、王國照、劉景寬等連三位校長都和董事會有衝突,咱來這樣想,到底誰有錯?誰較有可能有問題?有可能這三位校長有問題嗎?我認為問題出在董事會較大。

董事會問題較大,惟也不是所有董事,董事會有可能是秘書,有可能一、二個董事在「操盤」?

一般而言董事會、基金會的秘書處要朝哪些方向?議題?要反對或贊成,其實都佔很大角色,換言之可以「操盤」。

明明是遴選出來的校長,校長也希望學校壯大發展,校長有治校理念,董事會如支持應該要全力去作。

高醫董事會不是全不好,我感覺太保守,如過去私校法,可以把北醫董事會解散,還派高醫過去校長謝獻臣去擔任校長,北醫從過去董事會被解散改組到現在,北醫有沒有起來!?

中國醫藥大學一改組,你看有沒有起來,這十多年來,北醫和中國醫藥大學,高醫水準應該沒輸這兩校,但這十多年來,這兩校一直發展起來,高醫在「原地踏步」,沒有大突破。

北醫和中國醫藥大學明顯都在董事會改組,校友大力介入後,整個學校發展起來。

我們認為高醫董事會所謂穩紮穩打,但我們認為「太保守到變落後」,以這三校而言,北醫和中國都有15席董事,高醫始終就是9席,社會賢達以過去而言還有張博雅和陳建仁,惟因為要擔任監察院長和副總統而辭掉董事,結果咱變「近親繁殖」。

陳建仁是中研院院士,社會有名望,是有獨立判斷思考的社會賢達,他辭職後,高醫董事會沒有向外尋找,或許有私心,為找可以掌控、較聽話的人,這樣投票才能佔優勢,變成「近親繁殖」。我並非說「對內找」不好,但找的人或許只是會和他們配合的人,所以你會感覺學校要發展這樣會越慘。

前三任院長至今都和董事會有衝突,近20年都有衝突,所以我認為問題出在董事會較大

董事會因「近親繁殖」,抗拒擴大董事名額,校友希望擴大,希望發展較好,以北醫和中國都有三位中研院院士

高醫大非私人產業,61年來,感覺董事會都是陳家,從阿公、老爸到現在兒子要接班,一直讓人家感覺是私人產業,這是我們校友無法接受的事。

高醫大是「私校財團法人是公共財,絕非私人產業」。校友很急,因眼見北醫、中國醫藥大學發展迅速,高醫4萬多名校友都有成就,但為何很急,因為對學校關心才在這幾年如此努力,連三任校長和董事會有衝突,我認為董事會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