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仙人掌果滋味】25歲少年人卻有數十位阿公阿嬤叫他「兒子」

【壹周刊/撰文許逸民】

  25歲,土生土長的高雄人尤麒鈞,高醫大社工系畢業後,就隻身飛到母親的故鄉澎湖當社工。現在是天主教惠民醫院唯一社工的他,把護理之家內的阿公阿媽當成親人,為的是不讓他們感到寂寞,還因此練就一口道地的澎湖腔台語,說的比母親還標準,為的就是更融入,親近這些長輩。同時他也到處找社服資源幫他們,希望長輩在人生暮年可以過得更舒服。

  他說,來到護理之家後,才發現這工作幾乎可說是最後一程的服務,但「用對待家人的心,把事情做好」讓他滿足。因為幾天前可能還在聊天的長輩,過幾天就離開了,所以他呼籲家屬,要把握當下,不要讓長輩久久才見一次面,即使見不到面也要電話聊聊。

  尤麒鈞以往只有每年陪母親回娘家省親,才跟著到澎湖旅遊。從沒想到出社會後到澎湖工作的他,第一份工作就是到澎湖老人之家少教所,主要服務七美、望安離島到馬公本島就學的學子,也讓都市長大的他,在接觸漁村生活的孩子後,感受不少隔代教養和新住民等的親子溝通問題。

家中獨子的他,自小倍受疼愛,直到當社工,才發覺社會原來存在那麼多家暴、受虐、貧病等弱勢。

本來只是抱著到不同城市看看想法的他,在一年半前結束少教所工作後,因緣際會到惠民醫院當社工,主要任務是服務護理之家的老長輩,在互動中,看到了這些被送來的長輩內心的無助,卻也激起了更多服務熱情,甚至動員阿姨、表妹去當志工幫忙。

  尤麒鈞說,大部分新來的住民,都很難接受,他一定陪他們下棋,讓長輩們很快進入狀況,感受尊嚴與重視感;尤其透過年長者經驗分享,快速發展人際關係,長輩逐漸展開笑顏,讓他充滿成就感。

  臥床長輩活動雖然多少都要靠人協助,但最需要的是有親人探訪。偏偏地域的關係,不少年輕人為了生活遠赴異鄉打拼,只好把爸媽留在故鄉,一年見不到幾次面,甚至一週打不到幾通電話,讓這些住民很是落寞。

  他開始在逢年過節,利用各界資源,發起包括應景的雞母狗、搓湯圓,甚至植物園藝、手工皂等活動,獲主管大力支持,讓人生終點前的住民感覺活得像人,不寂寞,而且有事做。有些長輩只要沒看到他,就會一直問:「阿鈞到哪去了?」彷彿他是他們在醫院的兒子。

  他說,雖然常有分離的感傷,但是跟這些長輩相處的日子,他獲益良多,且每個長輩都有故事,讓他如沐春風,吸收到他們人生的寶貴經驗,如了解捕魚和農作。

  只是,這護理之家收費不高,政府補助有限,光靠小額捐款實在不足以改善30年老舊建物的窘態,因此希望社會善心人士,能夠注意到這一塊,幫助他們改善老舊的沐浴設備等,讓長輩們過得更舒服些。

1050419壹週刊

尤麒鈞細心照顧每個護理之家的長者,被他們當成自己的兒子。(許逸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