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於14日發表2015智慧生活創新創業育成平臺計畫成果

【聯合報╱記者羅蔚舟/台北報導】

  「讓科技更有公益性、讓公益更有影響力」教育部先導倡議青年社會創新創業的「智慧生活創新創業育成平臺計畫」,在過去2年多的努力下,由高雄醫學大學等6所大學校院校長引領學校逾170名教師、4000學生人次,結合超過50個在地組織及新創事業,教育部於14日展示學生團隊創業計畫及學校創新教育的成果。

  活動由國立臺灣大學陳良基副校長的演講拉開序幕,主題「科技如何使社創更有影響力」切入討論高等教育在創新創業扮演的關鍵角色,接著由計畫6所夥伴大學的校長或副校長會以TED短講方式展現成果,並安排零時政府g0v.tw、獎金獵人、愛物資等青年創業家及逢甲大學宋明弘副教授的經驗方享。最後,並將以前一晚開跑的公益黑客松(Hackathon)的成果發表(Demo show) ,體現“Tech for the public”意涵。活動內容豐富,精采可期,與會朋友將可收獲滿懷。

  教育部智慧生活創新創業育成平臺計畫從101年11月開始推動,以應用智慧生活科技創造地方創新價值為目標,導引大學從教務與教育模式的整合與改造,教學內容的檢視與創新,結合在地組織與產業,著手發展地方的創新系統,以因應知識經濟與智慧生活產業的轉變與衝擊。計畫為期3年,由國立臺灣大學組織社會創新人才培育網(ENSIT),結合參與計畫的高雄醫學大學、靜宜大學、修平科技大學、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及國立東華大學等6所大學,形成學習聯盟,共同研討推展包括智慧健康照護、文創產業、社會創新、海洋產業及茶產業等具在地特色之創新創業課程模組及育成平臺。

  這次活動並邀請了青年創業團隊展示他們創新創業的成果。包括提供社區居家服務及介護支援的創新銀髮照顧服務的「金齡養老茶」、針對可自主行動的巴金森氏症患者,開發出一套以體感遊戲為主軸的居家復健輔助系統的LOHAS愛樂活、結合偏鄉教育與校園廢棄單車回收的「丰單車」,以及致力於用遊戲影響教育,讓兒童及青少年能夠以有趣的方式,學習現代公民思維的「Wa's UP 阿普蛙工作室」等。

  此外,本次活動首創「公益松」(公益Hackathon)活動,由本計畫學習聯盟提出地方創新價值創造、智慧生活科技應用、及產學創新育成機制等相關議題,邀請各界志趣相投的青年朋友們(hackers)、6校夥伴及各界人士自由組隊,在活動前1天晚上進駐,展開為期21小時的公益松。透過發現問題、挖掘機會、分工合作、產出創新原型(prototype),一同找出使科技更有公益性、使公益更有影響力的雙贏策略。

  活動邀請各界社會創新創業家與計畫學習聯盟6校進行交流,希望串連多方社群,引領更多教師、學生、青年投入實踐社會創新,讓大學成為地方創新系統核心,共同打造臺灣創新未來。歡迎蒞場指導,詳細訊息請逕至ENSIT社會創新人才培育網網站http://www.ensit.tw 或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Ensittw 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