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0221_中國時報電子報
高雄首辦醫材查驗登記課程 宣誓發展南臺灣醫療器材產業決心
【中國時報/記者柯宗緯/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主辦,高雄醫學大學、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執行,科技部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以下簡稱南科管理局)、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協辦的「醫材查驗登記培訓系列課程」,於今(20)日在南臺灣產業跨領域創新中心101演講廳正式開課,課程開始前並舉行產學聯盟啟動儀式,計有10家醫材廠商共襄盛舉,與學界、法人單位共組產學聯盟,宣誓發展南臺灣醫療器材產業的決心。
經發局曾文生局長致詞時表示,為促進南臺灣產業永續發展,去(105)年5月16日開始,高雄市政府與工研院聯合多所學校,共同成立「南臺灣跨領域科技創新中心」,擇定金屬、農業、醫材、海洋等議題,以跨區域、跨產業角度出發,期盼透過產官學研合作,協助南部產業轉型升級,醫材組是以高雄醫學大學為研究基地,目前臺灣醫材發展趨勢偏向「做得到,賣不掉」,但醫療應是一個可以預估未來具有需求的產業,此領域很特殊,醫生就是開發者,也是使用者,但過往政府規劃主要以傳統製造業思考,未來應該加入更多醫科的觀點,這正是醫材組期盼透過醫學大學做為一個平台,讓醫材產業鏈形成一個可以流動的生態系統,並透過一建構團隊,協助把醫生的想法快速落成商品化。
此外,此時應是讓中央與地方資源的配置能形成更有效的應用,把高雄既有的醫材能量做整合,匯集不同領域的人才在這個場域互相激盪,讓過去醫材產業需要依序進行的程序能夠平行進行,加速產品上市並取得市場。
另外也非常感謝食藥署能加入此產學聯盟平台,完善整個生態系發展,讓我們國內能先練兵,對外再打國家隊,也期盼藉由這個培訓課程作為鼓勵我們產業往高值化方向發展的一個引子,進一步提升薪資、增加就業機會,帶動南臺灣醫材產業發展。
經發局表示,當醫材產品完成研發要走入市場,查驗登記是條必經之路,但因國內的認證法規與機制較為複雜繁瑣,參加相關課程將有助於申請者了解流程,但此類課程大都開設在北部,此次是首度移師高雄,並且結合金屬中心、工研院以及醫藥品查驗中心三大法人參與課程設計與講師安排,開課的目的就是希望讓更多廠商願意走入醫療器材產業領域,幫助後進者汲取業界前輩過往在高階醫療器材創業過程所面臨的狀況經驗,加速產品上市的時間,本系列課程全程免費,歡迎各位廠商踴躍報名,詳細報名資訊請上高醫產學營處網站查詢。
高雄首辦醫材查驗登記課程 啟動聯盟宣誓發展南臺灣醫療器材產業決心。(柯宗緯翻攝)
1060221_大紀元電子報
發展醫材產業 高雄首辦查驗登記課程締聯盟
【大紀元/記者方金媛/高雄報導】
「五加二」產業是新政府的重大施政計畫,醫材產業為其中之一。由高市府經發局、高雄醫學大學、金屬中心、工研院、南科管理局和食藥署合辦的 「醫材查驗登記培訓系列課程」,20日在南台灣跨領域科技創新中心開課,並舉行產學聯盟啟動儀式,共有10家醫材廠商、學界和法人單位組成,展現發展南台灣醫療器材產業的決心。
經發局長曾文生表示,為促進南台灣產業永續發展,高市府與工研院和多所學校於去年5月成立「南台灣跨領域科技創新中心」,選定金屬、農業、醫材、海洋等主題,希望透過產官學研合作,幫助南部產業轉型升級,醫材組是以高雄醫學大學為研究基地。
目前台灣醫材發展面臨「做得到,賣不掉」問題,但醫療是一個未來極具有需求的產業,此外,這領域也很特殊,醫生是開發者也是使用者,過往政府規畫主要以工科角度思考,未來應加入更多的醫科觀點,期盼透過醫學大學作為一個平台,讓醫材產業鏈形成一個可以流動的生態系統,並透過團隊的力量,協助把醫生的想法快速落成商品化。
曾文生也強調,中央與地方資源的配置應更有有效的應用,整合高雄既有的醫材能量。目前高雄牙科整線的能量已達64%,牙科、骨科是具體的主題,能否把整套和牙醫有關的項目盤整一遍,做完整的進口替代,提供醫生完整一套全面性的服務,這與新南向也會有所呼應。
另外,為排除新創公司所面臨的產品認證問題,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加入此產學聯盟平台,讓整個生態系統發展得更加完善。
經發局表示,醫療器材產品完成研發要走入市場,查驗登記是條必經之路,然而國內外認證法規與機制較為繁瑣,極需事前瞭解。過去,此類課程大都開設在北部,這次藉由南台灣跨域中心開辦此類課程,讓南台灣的產學研各界人士可就近參與,能更有效地促進醫材產業發展。
高雄20日首辦「醫材查驗登記培訓系列課程」並舉行產學聯盟啟動儀式,展現發展南台灣醫療器材產業的決心。(方金媛/大紀元)
1060222_臺灣時報
醫材查驗登記培訓系列課程開課
【臺灣時報/記者盧繼先/高雄報導】
由高雄市政府經發局主辦,高雄醫學大學、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執行,科技部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醫材查驗登記培訓系列課程」,在南臺灣產業跨領域創新中心演講廳正式開課,課程開始前並舉行產學聯盟啟動儀式,共有十家醫材廠商共襄盛舉,與學界、法人單位共組產學聯盟,宣誓發展南臺灣醫療器材產業的決心。
經發局長曾文生說,為促進南臺灣產業永續發展,去年五月十六日開始,高雄市政府與工研院聯合多所學校,共同成立「南臺灣跨領域科技創新中心」,選定金屬、農業、醫材、海洋等議題,以跨區域、跨產業角度出發,期盼透過產官學研合作,協助南部產業轉型升級。
醫材組是以高雄醫學大學為研究基地,目前臺灣醫材發展趨勢偏向「做得到,賣不掉」,但醫療應是一個可以預估未來具有需求的產業,讓醫材產業鏈形成一個可以流動的生態系統,並透過一建構團隊,協助把醫生的想法快速落成商品化。
曾文生表示,當醫材產品完成研發要走入市場,查驗登記是條必經之路,但因國內的認證法規與機制較為複雜繁瑣,參加相關課程將有助於申請者了解流程,但此類課程大都開設在北部,此次是首度移師高雄,並且結合金屬中心、工研院以及醫藥品查驗中心三大法人參與課程設計與講師安排,開課的目的就是希望讓更多廠商願意走入醫療器材產業領域,幫助後進者汲取業界前輩過往在高階醫療器材創業過程所面臨的狀況經驗,加速產品上市的時間,本系列課程全程免費,歡迎各位廠商踴躍報名。
臺灣時報刊登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