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生技醫療趨勢 高醫大高峰論壇聚焦南臺灣生醫廊帶前瞻與機會
【中央社】
近年政府推動大南方計畫,「高雄」位處重要中界點,科技大廠紛紛進駐高雄,路竹科學園區、橋頭科學園區、楠梓科技產業園區、仁武產業園區、高雄軟體園區,打造出半導體與生物科技「S」廊道。位於S廊帶樞紐位置的高雄醫學大學,具有充沛的生醫研發能量與臨床醫療資源,配合政府資源投入,將引領生技醫療領域創造大南方前瞻產業機會。
高雄醫學大學於2022年4月22日舉辦「南臺灣生醫廊帶前瞻與機會高峰論壇」,邀請產、官、學、研、醫之專家,針對智慧醫院、再生醫學兩大主軸進行經驗分享與交流,廣納各界意見,會中衛生福利部專門委員也共同與會交換想法,將於後續規劃期間融合各界期許,打造完善的精準健康照護體系。
高雄醫學大學楊俊毓校長表示,高雄醫學大學具有一校五院豐沛的研發能量與臨床資源,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所帶來的挑戰,高醫近年來積極推動智慧醫療,運用資訊科技輔助健康照護已有顯著成效。此外,也與瑞寶生醫公司合作,斥資近億元打造國際一流的細胞治療實驗室,可望為癌症或其他疾病患者提供全新的治療選擇。期待本次論壇交流有助於帶動南臺灣生技產業發展、造福南部地區病患,並提升高雄的國際競爭力。
論壇上半場主題為「智慧醫院物聯網新趨勢」,引言人義守大學李樑堅副校長表示,透過臺灣產官學的結合,將高科技產業與醫療進行整合,讓臺灣優質的醫療照護品質更上一層樓,改革醫療創新照護方式,發揮智慧醫療的潛力。主持人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郭昭宏院長表示,透過人工智慧、5G與AIoT等先進技術,再以精實流程管理概念,整合臨床醫療共同發展智慧醫院與遠距醫療,不僅提供精確的智慧診斷與醫療、降低醫護人力的壓力,更可提升更好的醫療照顧品質。仁寶物聯網范瑋益協理提出在醫療物聯網新趨勢下,不僅讓醫療照護從治療延伸到預防,以科技支援醫療的精準醫療方式,形塑未來大健康產業樣貌。高雄市政府資訊中心劉俊傑主任、遠傳電信馮郁凱技術經理、亞太青年創新創業協會邱華創會長針對高雄智慧城市轉型、資通訊與人工智慧應用及金融資本市場優化等利基,將帶動智慧醫院物聯網全面發展,提升南臺灣醫療量能及服務品質。
論壇下半場主題為「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的未來」,引言人高雄醫學大學吳登強副校長表示,細胞療法在全球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臺灣在通過《特管辦法》後,醫院可正式替患者服務,對於醫院與患者是一大福音。高醫醫療體系具有相當豐富的醫療資源,期盼可以與業界共同投入發展細胞治療,以造福更多的患者。食品藥物管理署林意筑專門委員受邀表示,衛生福利部為推動再生醫療永續發展政策,醫事司與食藥署於今(111)年1月13日預告制定「再生醫療發展法」(草案)、「再生醫療施行管理條例」(草案)及「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草案),《再生醫療三法》未來將進入行政院、立法院審議。若能順利完成立法,將有助於促進國內生技醫藥產業發展,為病人提供多元化的治療選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骨科教授田英俊表示,過去的軟骨細胞治療並沒有將細胞分類分層,目前國內外趨勢是將軟骨細胞層片或進而形成擬真人體軟骨層片,已有許多醫療院所通過軟骨修復之特管辦法申請,將嘉惠膝關節軟骨缺損的患者。而國立中山大學生物醫學所鄭光宏所長、臺灣細胞醫療協會林泰元理事長、瑞寶生醫黃春滿經理則分享基因及細胞治療之發展與趨勢、治療優勢與風險及產業的挑戰。
本次為全臺首場有關智能產業園區與精準健康產業之高峰論壇,秉持著「立足高雄、回饋高雄、發展高雄」的精神,配合中央的計畫,結合高雄市政府等部會的力量,預定將高醫體系醫院打造成智慧醫院,將醫院的各項服務有效地提供給民眾,以各種方式實現「醫療的可近性」,具體實踐降低醫療的不平等,建構高雄成為南臺灣精準及智慧醫療標竿城市。
此外,當天下午南臺灣國際產學聯盟亦舉辦創新技術發表媒合會,將中山、高醫、高大、義守及屏科五所聯盟大學具有商品化潛力之生物科研成果與產業發展所需進行對接媒合,吸引數十家國內外知名大廠、上市櫃公司和大專院校等共襄盛舉。南臺灣國際產學聯盟將持續追蹤發展情形,並提供技術移轉和產學合作等相關服務,加速技術商品化,把握全球生醫產業商機。
高醫大生醫論壇 專家經驗交流
【中華日報/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醫學大學22日舉辦「南臺灣生醫廊帶前瞻與機會高峰論壇」,邀請產、官、學、研、醫之專家,針對智慧醫院、再生醫學兩大主軸進行經驗分享與交流,廣納各界意見;會中,衛福部專門委員也共同與會交換想法,將於後續規劃期間融合各界期許,打造完善的精準健康照護體系。
高醫大校長楊俊毓表示,因應新冠肺炎的挑戰,高醫近年來積極推動智慧醫療,運用資訊科技輔助健康照護已有顯著成效。此外,也與瑞寶生醫合作,斥資近億元打造國際一流的細胞治療實驗室,可望為癌症或其他疾病患者提供全新的治療選擇。期待本次論壇交流有助於帶動南臺灣生技產業發展、造福南部地區病患,並提升高雄的國際競爭力。
論壇上半場主題為「智慧醫院物聯網新趨勢」,引言人義守大學李樑堅副校長表示,透過臺灣產官學的結合,將高科技產業與醫療進行整合,讓臺灣優質的醫療照護品質更上一層樓,改革醫療創新照護方式,發揮智慧醫療的潛力。
主持人小港醫院郭昭宏院長表示,透過人工智慧、5G與AIoT等先進技術,再以精實流程管理概念,整合臨床醫療共同發展智慧醫院與遠距醫療,不僅提供精確的智慧診斷與醫療、降低醫護人力的壓力,更可提升更好的醫療照顧品質。
論壇下半場主題為「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的未來」,引言人高醫大副校長吳登強表示,細胞療法在全球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臺灣在通過《特管辦法》後,醫院可正式替患者服務,對於醫院與患者是一大福音。高醫醫療體系具有相當豐富的醫療資源,期盼可以與業界共同投入發展細胞治療,以造福更多的患者。
食藥署林意筑專門委員表示,《再生醫療三法》若能順利完成立法,將有助促進國內生技醫藥產業發展,為病人提供多元化治療。
南臺灣生醫廊帶前瞻與機會高峰論壇 創新技術發表媒合會
【台灣好報/記者王雯玲/高雄報導】
為協助產業及學界掌握最新臺灣生醫科技與精準健康產業發展趨勢、研發及人才培育資源和量能,以促進高雄相關產業發展,南臺灣國際產學聯盟今舉辦南臺灣生醫廊帶前瞻與機會高峰論壇暨創新技術發表媒合會,將5所聯盟大學具有商品化潛力之生醫科研成果與產業發展所需進行對接及媒合。
「南臺灣生醫廊帶前瞻與機會高峰論壇」邀請產、官、學、研、醫先進針對智慧醫院、再生醫學兩大主軸進行經驗分享與交流。高雄醫學大學校長楊俊毓表示,高雄醫學大學具有1校5院豐沛的研發能量與臨床資源,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所帶來的挑戰,高醫近年來積極推動智慧醫療,運用資訊科技輔助健康照護已有顯著成效。副校長吳登強指出,2025年臺灣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是社會結構的危機,但也是再生醫學與細胞治療應用的契機。全球細胞治療市場2020年為122.8億美元,2026年預估將倍速成長至443.1億美元,政府看見發展再生醫療產業的重要性,2018年臺灣《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上路,開放自體細胞治療,行政院也於2020年9月拍板《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草案,在物聯網及人工智慧等科技的輔佐之下,生醫產業可望在10年內成為下一座護國神山。
南臺灣生物科技創新技術發表暨媒合會由中山、高大、高醫、義守及屏科等聯盟5校共10組頂尖老師研發團隊參與技術展示,吸引國內外的知名生醫相關領域大廠及上市櫃公司參與媒合,包含長興材料、惠合再生醫學、瑞寶生醫以及外商公司福寶科技等17家廠商;另外,高榮及聯合醫院、醫療器材同業公會、輔英科大等亦積極參加此媒合平台。
國立中山大學副校長黃義佑在技術媒合會致詞時指出,高雄擁有多元的產業聚落,擁有半導體封測、電子零組件、高值化金屬精密加工、化學原料、生技醫療、綠能等重要產業;也是臺灣極少數同時具有海空港及捷運/高鐵等完善交通建設的宜居城市。中央政府看見南臺灣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潛力,因此透過「大南方、大發展—南臺灣發展計畫」,由科技部主責籌設近年來臺灣最大產業用地釋出的橋頭科學園區(可建廠用地164公頃),對於南臺灣未來10至20年產業發展將有深遠的影響,而精準健康產業也是園區計畫引進的重點產業之一。
黃義佑提到,學術單位在這一波以橋科為中心的產業發展佈局中,不論是新興科技研發、產業人才培育、經營與管理等各面向,皆可扮演重要的引領或支援角色。今日媒合會初步促成每組團隊有11至21單位表示意願洽商後續技術合作事宜,南臺灣國際產學聯盟未來將持續追蹤發展情形,並提供辦理技轉與產業合作等相關服務,加速技術商品化,把握全球生醫產業商機。
國立中山大學今年初甫獲教育部核定「半導體及重點科技研究學院」以及「學士後醫學系」,未來也將持續導入相關資源並與聯盟學校合作,協助媒合會員廠商取得5校聯盟平台的最新技術與人才量能,激發出更多創新技術應用與產學合作,推動南臺灣產業永續發展以共創產官學研多贏局面。
南臺灣國際產學聯盟高峰論壇暨創新技術發表媒合會 助5夥伴大學研發商品媒合商機
【鮮週報/記者高培德/高雄報導】
南臺灣國際產學聯盟4月22日舉行南臺灣生醫廊帶前瞻與機會高峰論壇暨創新技術發表媒合會,協助國立中山大學、國立高雄大學、高醫、義守大學、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等5夥伴學校自力開發生醫科研產品媒合商機,國立中山大學副校長黃義佑、生物醫學所所長鄭光宏、高雄醫學大學校長楊俊毓、副校長吳登強、高醫教授田英俊、 台灣細胞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泰元、瑞寶生醫技術部經理黃春滿等人與會,楊俊毓表示,高醫大擁有1校5院豐沛研發能量與臨床資源,高醫近年積極推動智慧醫療成效顯著。
黃義佑表示,高市擁有擁有半導體封測、電子零組件、高值化金屬精密加工、化學原料、生技醫療、綠能等多元產業聚落,中央攜手高市府推動橋頭科學園區,對南台灣未來10至20年具關鍵影響力。
中山大學111年初獲教育部審核通過成立半導體及重點科技研究學院及學士後醫學系,未來持續導入相關資源深化與夥伴學校合作關係,激發創新研發能量,創造南台灣產官學言多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