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日報_1040724
高醫肝膽胰內科30週年,偏鄉義診護「肝」見效!
C肝里長「肝炎篩檢守護神」 15年致力督促里民定期篩檢
【中央日報/記者蘇松濤/高雄報導】
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2012年癌症登記資料,原居癌症人數排行第2的肝癌,在全台相關科別醫師努力衛教宣導及治療下,發生人數排名已由第2退居至第3位。由於肝是沉默的器官,就算生病了也不會有痛覺等相關症狀,因而忽略檢查,等到就診往往已是肝癌末期,對患者及其家庭帶來莫大的無助與恐慌。
高醫肝膽胰內科多年來致力於南部大規模偏鄉、社區肝炎篩檢,不再只是待在診間等待患者看診,而是主動出擊到各個需要他們的角落進行篩檢服務,這一晃眼,就是30個年頭,已為南台灣數以萬計的民眾進行篩檢服務,也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幫國家省下了數十億醫療經費。
C肝里長治癒15年無復發 擔任肝炎篩檢守護神 督促里民定期篩檢
現任高雄市梓官區赤崁里的蔡良鑑里長表示,15年前高醫肝膽胰內科主動至梓官區進行大規模肝炎篩檢,十多位醫師進駐衛生所,帶著超音波儀器為1200多位居民進行篩檢,因這次篩檢,讓他被診斷罹患C型肝炎,所幸發現的早,經過醫師一年治療,已完全治癒,持續追蹤至今,亦無任何復發跡象。蔡里長表示,高醫肝膽胰內科每年都會到梓官區進行肝炎篩檢服務,醫生們無私的奉獻,讓他非常感動,因為自己就是受惠的病患,所以他也擔任起里民「肝炎篩檢守護神」角色,主動督促所有居民定期接受篩檢,發現罹病,就要立即接受治療。
高醫附設醫院肝膽胰內科莊萬龍主任表示,為了盡可能找出南部地區肝炎帶原者並進行治療,在高醫肝膽胰內科創科者張文宇教授帶領下,30年前就開始在南台灣進行大規模肝炎篩檢與衛教宣導。其中梓官區肝炎篩檢結果發現,村民有超過15%的C肝異常比率,比起一般7.6%異常比例高出一倍之多,比例偏高,但梓官區只是南台灣肝炎篩檢的一個縮影,有許多偏鄉C肝比例恐怕更高,因此,高醫肝膽胰內科才會長途跋涉,西至澎湖離島、遠至那瑪夏山區前往進行免費的篩檢服務。
莊萬龍主任表示,這是全科總動員的「護肝計劃」,偏鄉居民常因交通不便及醫療資源不足以致無法接受篩檢,他們要找出這些居民進行篩檢,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護肝計劃」是高醫設附醫院肝膽胰內科所有醫師的使命,也是全國肝臟相關科別醫師的共同目標。
最好的父親節禮物! 7旬老翁罹C肝、肝癌 相繼治癒無復發
7旬老翁王先生罹患C肝,但因沒有痛覺,未積極治療;沒想到3年前,因身體不適轉診至高醫肝膽胰內科,經診斷為肝癌第二期,隨即進行癌細胞切除手術,術後患者恢復情況良好。肝癌治癒後,醫師建議患者應針對C肝進行治療,否則會有肝硬化風險,透過口服藥物與針劑雙重治療,以王先生來說,在第8個月療程後,肝指數已恢復正常值,一年療程結束後持續追蹤,至今亦無任何病毒復發跡象。
王先生的女兒說,「真心感謝高醫肝膽胰內科醫師的專業治療,讓全家總算放下了心頭一塊大石,我父親今年已經73歲,在這年紀還能如此順利的治療肝癌與C肝,並且至今病毒皆無復發,真的是今年最棒的父親節禮物!這份大禮,我們全家將永生難忘。」
高醫附設醫院肝膽胰內科余明隆醫師表示,肝炎是台灣的國病,B肝與C肝更是國人最大的生命威脅之一。1984年7月全國實施B型肝炎疫苗預防注射計畫後,全國B肝帶原率已大幅度降低,但因不易治癒,只能在肝炎控制上繼續努力。而C肝全國帶原率約4%至5%,但南部部份偏鄉地區可能出現高達10%至30%帶原率的狀況,加上C肝與B肝一樣容易轉化為肝硬化及肝癌,如此嚴重的狀況讓高醫附設醫院肝膽內科特別重視滅C肝計畫,這也是偏鄉篩檢計畫成形的原因之一。
余明隆醫師進一步說明,C肝是可治癒的,健保給付之長效干擾素合併雷巴威林的使用,易產生副作用,讓多部分患者無法接受,也讓C肝治療面臨困難,但以往高醫發表治療結果之研究論文顯示,治癒率依病毒基因型不同可高達八至九成以上!此外隨著醫學進步,治療C肝藥物也日新月異,目前台灣患者也有機會用得到新藥物,可望將大幅提升患者治療意願及成果。台灣肝臟相關科別醫師正在共同努力,讓肝炎的預防治療有大幅度進展,但不可諱言的,目前相當重要問題是有一定比例的肝炎患者未接受篩檢而不自知,高醫正在持續努力,相信藉由全台醫師繼續努力,將有一天,「C型肝炎」將成為過去式的名詞。
「感念過去、展望未來」 三十週年成果展暨世界肝炎日肝病免費篩檢正式起跑!
適逢7月28日世界肝炎日與今年為高醫肝膽胰內科創立三十週年,7/25-8/8將於高醫與南部地區多家肝病診療專科院所進行免費肝炎篩檢。歡迎南台灣的民眾於7月25日至8月8日前往高醫及肝病診療專科院所參與2015年世界肝炎日聯合免費肝病篩檢活動,共同關心自己與家人的肝臟健康。
高醫肝膽胰內科同仁醫師大合照左三起:余明隆教授、張文宇教授、莊萬龍主任、戴嘉言教授、黃志富教授
中國時報_1040724
「C肝村」里長推廣篩檢 15年不遺餘力
【中國時報/記者呂素麗/高雄報導】
高雄市梓官區民眾罹患C肝的比例偏高,高醫長期在當地進行大規模肝炎篩檢,多年來,肝炎發生率大為降低;當地赤崁里里長蔡良鑑15年前被檢出罹患C肝纖維化第2期,3年治癒,追蹤至今沒有復發,多年來,他擔任起里民肝炎篩檢守護神,督促里民定期接受篩檢。
高醫肝膽胰內科23日慶祝創立30周年,蔡良鑑現身說法,他說,當年被診斷出罹患C肝時心情忐忑不安,幸好治癒,定期追蹤沒事,他以自己為例,提醒C肝患者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高醫副院長、肝膽胰內科主治醫師余明隆表示,多年前高醫及高雄長庚曾追蹤1500多名C肝病患,15年來肝癌累積發生率從35%降到3%,近幾年來肝癌從前10大癌症退居第2位,除了B肝有效預防外,C肝有效治療也是大功臣。
高醫肝膽胰內科主任莊萬龍表示,在高醫肝膽胰內科創科教授張文宇帶領下,30年前開始在南台灣進行大規模肝炎篩檢及衛教宣導,發現梓官區民眾有超過15%的C肝異常率,比一般7.6%異常高出1倍之多;多年來推動衛教及治療,發生率已大幅降低。
高醫肝膽胰內科醫師大合照,鼓勵大家來做肝炎免費篩檢。(呂素麗攝)
高市梓官區赤崁里里長蔡良鑑(右)推廣肝炎篩檢15年不遺餘力,他的主治醫師、高醫副院長余明隆(左)為他打氣。(呂素麗攝)
自由時報_1040724
C肝里長治癒15年無復發擔任起肝炎篩檢守護神
【自由時報/記者方志賢/高雄報導】
高市梓官區民眾C肝異常率比一般地區高出一倍之多,當地赤崁里長蔡良鑑罹C肝纖維化第2期,接受3次治療後才治癒,追蹤15年無復發,並擔任起里民「肝炎篩檢守護神」,督促里民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高醫副院長、肝膽胰內科主治醫師余明隆表示,蔡里長的例子說明肝纖維化或肝硬化都有可能迴轉到正常,而過去曾追蹤1500名C肝病患,發現成功治療的患者,15年肝癌累積發生率從35%降低到3%。
高醫肝膽胰內科慶祝創立30週年,邀請C肝里長蔡良鑑現身說法,他表示當年被診斷出罹C肝時心情忐忑不安,經3年治療痊癒,迄今15年無復發,他以自己為例,提醒C肝患者提早治療是可治癒的。
高醫肝膽胰內科主任莊萬龍表示,在高醫肝膽胰內科創科教授張文宇帶領下30年前起開始在南台灣進行大規模肝炎篩檢及衛教宣導,發現梓官區民眾有超過15%的C肝異常率,比一般7.6%異常比例高出一倍多。
余明隆表示,蔡良鑑里長也是因篩檢被診斷出罹C肝,里長先後接受3次治療,直到1999年接受傳統干擾素合併雷巴威林的雞尾酒療法,才完全治癒,追蹤15年無任何復發跡象。
另名70多歲王姓C肝患者,3年前被診斷出肝癌第2期,接受癌細胞切除後,透過口服藥物及針劑雙重治療,一年療程結束後迄今無病毒復發。
余明隆強調,多年前高醫曾追蹤1500多名C肝病患,發現成功治療的患者,15年肝癌累積發生率從35%降低到3%。近幾年來肝癌從全國前10大癌症之首退居第2位,除了B肝有效預防外,C肝有效治療也是大功臣。
高醫肝膽胰內科慶祝創立30週年,邀請C肝里長蔡良鑑(中)現身說法。(記者方志賢攝)
高醫肝膽胰內科慶祝創立30週年。(記者方志賢攝)
自由時報刊登版面
蘋果日報_1040724
肝炎篩檢周六開跑 高雄民眾省千元
【蘋果日報/記者吳慧芬/高雄報導】
高醫附設醫院今開記者會宣布本周六(25日)起至8月8日,在本院與高雄市立大同、小港、旗津等醫院,展開免費B型、C型與肝功能篩檢,沒有名額上額,呼籲年滿18歲民眾把握機會檢查,可省近千元檢查費。
高醫肝膽胰內科指出許多民眾不知自己是否為B型、C型肝炎帶原者,以致走上肝炎、肝硬化與肝癌病程。今出席記者會的王先生指他是C肝帶原者,3年前惡化為肝癌,所幸經手術與用藥治療後,體內已無癌細胞,也測不到C肝病毒。
篩檢時間為本周六起至8月8日,每天上午9時到11時,下午2時到4時,逢周六僅開放上午篩檢,周日則休息。
王先生(右)3年前由C肝帶原惡化為肝癌,所幸經手術與用藥治療後已無癌細胞,也測不到C肝病毒。張世瑜攝
蘋果日報_1040724
喝減肥茶1周 婦人膚黃腹腫爆肝亡
【蘋果日報/記者吳慧芬/高雄報導】
一名四十多歲婦人剷肉心切,自行買坊間中草藥熬減肥茶,喝了一周便成黃臘人,全身皮膚連眼白都變黃,肚子還因腹水隆起,就醫診斷是藥物誘發的猛爆性肝炎,治療半個月仍不治身亡。醫師強調,民眾減肥無外乎少吃多動,尋求偏方或濫服藥物恐傷身、甚至送命。
高醫附設醫院肝膽內科主治醫師黃志富指出,門診偶爾會收治這類服減肥偏方而致猛爆性肝炎的病例,上述婦人就醫時說為了減肥,自行買來路不明中草藥熬減肥茶,喝一周即因倦怠、膚色變黃就醫。
黃志富檢查婦人為藥物所誘發的猛爆性肝炎,就醫時肝細胞大範圍壞死,呈肝衰竭,出現膚色與眼白變黃的黃疸、以及肚子隆起的腹水症狀,被排入等待換肝名單,但沒來不及等到好心人捐肝,住院半個月後身亡。
高醫大醫學系內科教授余明隆說,日前也收治一起猛爆性肝炎婦人,事後追查婦人服用的保健偏方內含重金屬鉛,是誘發猛爆性肝炎主因,所幸治療後已康復出院。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家醫科醫師蔡惠如說,國內唯一經衛福部核可減肥藥僅有羅氏鮮,其他不論西藥或中藥聲稱具減肥的作用,都未經官方認證、或具有副作用,像鼻塞用藥麻黃素,可增加身體代謝速度,有些愛美者會用來減肥,忽略可能增加心悸等不適副作用,提醒民眾想減肥就要少吃多動,勿濫用藥物與偏方。
蘋果日報刊登版面
蕃新聞_1040724
肝好人生彩色醫師患者促定期篩檢
【蕃新聞/記者陳朝福/高雄報導】
高雄市梓官區赤崁里里長蔡良鑑15年前被診斷罹患C型肝炎,發現的早治癒後無復發,並擔任肝炎篩檢守護神要求里民定期篩檢,他今天與醫師現身說法,說明定期篩檢的重要性。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適逢成立30週年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內科今天舉辦肝炎防治宣導,邀請蔡良鑑現身說法,現場醫護人員也為他加油。
蔡良鑑表示,15年前高醫主動到偏鄉梓官區進行大規模肝炎篩檢,10多名醫師帶著超音波為1200多名居民進行篩檢,他被診斷罹患C型肝炎。
蔡良鑑說,所幸發現的早,經過高醫治療約一年時間治癒,持續追蹤至今無復發,他是受惠的病患,因此擔任肝炎篩檢守護神,要求里民定期接受篩檢,發現罹病就要立即接受治療。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內科主任莊萬龍表示,高醫30年前就開始在南台灣進行大規模肝炎篩檢和衛教宣導,發現梓官村民的C型肝炎異常比例偏高,但這只是南台灣肝炎篩檢的一個縮影。
為照護偏鄉民眾,高醫團隊深入當地進行免費篩檢服務,向居民推動護肝計畫,說明定期篩檢的重要性,希望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蔡良鑑和莊萬龍都表示,肝好,人生就是彩色的。
優活健康網_1040724
醫療資源不足!偏鄉地區C肝異常比率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高雄報導】
肝癌的發生率雖然在醫師努力衛教宣導及治療下,發生人數排名已由第2退居至第3位,但因為肝臟是沉默的器官,又加上偏鄉地區交通不便、醫療資源不足,使得肝癌這個無形的殺手,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掠奪健康。
對此,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胰內科莊萬龍醫師表示,為了幫助偏鄉地區的民眾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醫院特地設立一個護肝計劃,盡可能找出南部地區肝炎帶原者並進行治療,結果發現,梓官區的民眾有超過15%的C肝異常比率,比起一般異常比高出1倍之多,但梓官區只是南台灣的一個縮影,恐怕仍有許多偏鄉C肝比例恐怕更高。
偏鄉C肝發生率高 恐有30%帶原率
高醫附設醫院肝膽胰內科余明隆醫師表示,肝炎是台灣的國病,B肝與C肝更是國人最大的生命威脅之一,自從全國實施B型肝炎疫苗預防注射計畫後,B肝帶原率已大幅度降低,但因不易治癒,只好在肝炎控制上繼續努力;至於C肝,帶原率約4~5%,但因偏鄉地區發生率高,所以,可能有10~30%帶原率。
雖然C肝可治癒,但健保給付之長效干擾素合併雷巴威林的使用,容易產生副作用,讓多部分患者無法接受,但根據以往所看過的研究論文顯示,治癒率依病毒基因型不同,可高達8~9成以上。另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治療C肝的藥物也日新月異,因此,民眾可依自己的需求來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
定期接受檢查 C型肝炎不上身
最後余明隆醫師表示,目前最重要問題是有一定比例的肝炎患者未接受篩檢而不自知,所以,為讓肝炎的預防治療有大幅度進展,提醒民眾一旦出現異狀時,都應立即接受檢查、治療,讓「肝炎」將成為過去式的名詞。
臺灣時報_1040724
高醫昨日召開肝膽胰內科三十週年記者會
【臺灣時報/記者黃福鎮/高雄報導】
高醫昨日召開肝膽胰內科三十週年記者會,高醫附設醫院肝膽胰內科莊萬龍主任表示,在高醫肝膽胰內科創科者張文宇教授帶領下,三十年前就開始在南台灣進行大規模肝炎篩檢與衛教宣導。其中梓官區肝炎篩檢結果發現,村民有超過百分之十五的C肝異常比率,比起一般百分之七點六異常比例高出一倍之多,比例偏高。
但梓官區只是南台灣肝炎篩檢的一個縮影,有許多偏鄉C肝比例恐怕更高,因此,高醫肝膽胰內科才會長途跋涉,西至澎湖離島、遠至那瑪夏山區前往進行免費的篩檢服務。
高醫附設醫院肝膽胰內科余明隆醫師表示,肝炎是台灣的國病,B肝與C肝更是國人最大的生命威脅之一。C肝是可治癒的,健保給付之長效干擾素合併雷巴威林的使用,易產生副作用,讓多部分患者無法接受,也讓C肝治療面臨困難,但以往高醫發表治療結果之研究論文顯示,治癒率依病毒基因型不同可高達八至九成以上!此外隨著醫學進步,治療C肝藥物也日新月異,目前台灣患者也有機會用得到新藥物,可望將大幅提升患者治療意願及成果。
七月二十八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也是高醫肝膽胰內科創立三十週年,七月二十五日至八月八日,高醫與南部地區多家肝病診療專科院所進行免費肝炎篩檢。歡迎南台灣的民眾前往高醫及肝病診療專科院所進行合免費肝病篩檢活動。
臺灣時報刊登版面
臺灣時報_1040724
肝是沉默的器官等到就診往往已是肝癌末期
【臺灣時報/記者黃福鎮/高雄報導】
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2012年癌症登記資料,原居癌症人數排行第2的肝癌,在全台相關科別醫師努力衛教宣導及治療下,發生人數排名已由第2退居至第3位!由於肝是沉默的器官,就算生病了也不會有痛覺等相關症狀,因而忽略檢查,等到就診往往已是肝癌末期!對患者及其家庭帶來莫大的無助與恐慌。
同時,7月25日至8月8日高醫及南部地區多家肝病診療專科院所將進行免費肝炎篩檢,歡迎參與7月28日世界肝炎日聯合免費肝病篩檢活動,共同關心自己與家人的肝臟健康。
高醫肝膽胰內科多年來致力於南部大規模偏鄉、社區肝炎篩檢,不再只是待在診間等待患者看診,而是主動出擊到各個需要他們的角落進行篩檢服務,這一晃眼,就是30個年頭,已為南台灣數以萬計的民眾進行篩檢服務,也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幫國家省下了數十億醫療經費。
高雄市梓官區赤崁里蔡良鑑里長表示,15年前高醫肝膽胰內科主動至梓官區進行大規模肝炎篩檢,十多位醫師進駐衛生所,帶著超音波儀器為1200多位居民進行篩檢,因這次篩檢,讓他被診斷罹患C型肝炎,所幸發現的早,經過醫師一年治療,已完全治癒,持續追蹤至今,亦無任何復發跡象;高醫肝膽胰內科每年都會到梓官區進行肝炎篩檢服務,醫生們無私的奉獻,讓他非常感動,因為自己就是受惠的病患,所以他也擔任起里民「肝炎篩檢守護神」角色,主動督促所有居民定期接受篩檢,發現罹病,就要立即接受治療。
高醫附設醫院肝膽胰內科莊萬龍主任表示,為盡可能找出南部地區肝炎帶原者並進行治療,在高醫肝膽胰內科創科者張文宇教授帶領下,30年前就開始在南台灣進行大規模肝炎篩檢與衛教宣導;其中梓官區肝炎篩檢結果發現,村民有超過15%的C肝異常比率 ,比起一般7.6%異常比例高出一倍之多,比例偏高,但梓官區只是南台灣肝炎篩檢的一個縮影,有許多偏鄉C肝比例恐怕更高,因此,高醫肝膽胰內科才會長途跋涉,西至澎湖離島、遠至那瑪夏山區前往進行免費的篩檢服務。
高醫附設醫院肝膽胰內科余明隆醫師表示,肝炎是台灣的國病,B肝與C肝更是國人最大的生命威脅之一!1984年7月全國實施B型肝炎疫苗預防注射計畫後,全國B肝帶原率已大幅度降低,但因不易治癒,只能在肝炎控制上繼續努力;而C肝全國帶原率約4%至5%,但南部部份偏鄉地區可能出現高達10%至30%帶原率的狀況,加上C肝與B肝一樣容易轉化為肝硬化及肝癌,如此嚴重的狀況讓高醫附設醫院肝膽內科特別重視滅C肝計畫,這也是偏鄉篩檢計畫成形的原因之一。
余明隆醫師說明,C肝是可治癒的,健保給付之長效干擾素合併雷巴威林的使用,易產生副作用,讓多部分患者無法接受,也讓C肝治療面臨困難,但以往高醫發表治療結果之研究論文顯示,治癒率依病毒基因型不同可高達八至九成以上!
此外,隨著醫學進步,治療C肝藥物也日新月異,目前台灣患者也有機會用得到新藥物,可望將大幅提升患者治療意願及成果;台灣肝臟相關科別醫師正在共同努力,讓肝炎的預防治療有大幅度進展,但不可諱言的,目前相當重要問題是有一定比例的肝炎患者未接受篩檢而不自知,高醫正在持續努力,相信藉由全台醫師繼續努力,將有一天,「C型肝炎」將成為過去式的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