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0408_中國時報
達文西手術切胰頭12指腸 高醫助嬤重生
【中國時報/記者柯宗緯/高雄報導】
73歲鍾姓阿嬤近來食慾不振,陸續出現黃疸、胃部不適,到高醫確診為十二指腸乳突部腫瘤且擴散到胰臟,但手術風險極高,一個差池恐釀併發症,甚至有5%死亡率,經醫師李金德以達文西手術切除腫瘤,讓病人喜獲重生,9天後康復出院。
李金德指出,這名阿嬤最近1個月發現皮膚、眼白變黃,體重劇降,推估是膽管末端有問題,恐為結石或腫瘤,果不其然經磁振掃描確診為十二指腸乳突部腫瘤;考量病患年事已高,選擇以侵犯性較小的達文西機器人手術進行。
鍾阿嬤切除胰臟及十二指腸後,還需剝離附近器官及血管,手術挑戰性高,特別是併發症發生機率為20至45%,且有5%致死率。李金德運用達文西手術,減少出血、傷口變小,歷經8小時手術成功,讓阿嬤迅速恢復健康。
這種胰頭十二指腸切除手術即為俗稱的「惠普式手術」,堪稱腹部最大的手術。李金德表示,適用切除範圍包括胰臟頭、十二指腸、胃下1/3部位、膽囊等。手術重建尤其重要,一旦消化液洩漏,恐侵蝕內臟脂肪,造成嚴重出血。
高醫以達文西手術切除胰頭12指腸,降低併發症及死亡率,昨病患喜獲重生。(柯宗緯攝)
中國時報刊登版面
1050408_聯合報
肝膽胰手術 達文西機器人助力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
73歲的鍾奶奶近一個月常覺得胃部不適、食慾差,兩周前出現黃疸,診察發現十二指腸惡性腫瘤,並已擴散至胰臟、壓迫膽管,因動手術切除複雜度、風險高,令她一度想放棄治療,在高醫醫生建議下接受達文西機器人胰臟切除手術,8小時順利完成手術,9天後康復出院。
另名64歲的蔡先生家裡從事金門特產買賣,有天天小飲高粱酒的習慣,有時和朋友喝得盡興,還會短暫昏厥;他在健檢時發現胰臟腫瘤,為減少手術風險,也在兩周前接受達文西手術,昨天恢復良好準備出院。
高醫附設醫院昨天舉辦慶祝會,透過達文西手術重獲新生的鍾奶奶及蔡先生都應邀出席。
肝膽胰外科教授李金德說,傳統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通稱「惠普式手術」,手術時間長達10小時以上,更需在胸腹開一道30公分傷口,令72歲的鍾奶奶聽了卻步,一度想要放棄治療,醫師建議她可以接受出血量少、傷口最大僅5公分的達文西手術,手術約8小時就完成,鍾奶奶也康復出院。
高醫肝膽外科目前已透過達文西機器人手臂系統完成249例肝膽胰手術,其中15例是困難度較高的胰臟切除手術。李金德說,此種手術精密度高,若在胰、膽、胃重建吻合手術時不小心讓膽汁、胰液或胃液漏出,可能有「消化」掉周邊脂肪或器官的危險,採達文西手術可大幅降低「漏液」危機。
聯合報刊登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