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1014_自由時報電子報
- 1051014_風傳媒電子報
- 1051014_民報電子報
- 1051014_民報電子報
- 1051014_民報電子報
- 1051014_民報電子報
- 1051014_民視新聞網
- 1051014_自由時報電子報
- 1051014_風傳媒電子報
- 1051014_民報電子報
- 1051014_民報電子報
- 1051014_民報電子報
- 1051014_民報電子報
- 1051014_民視新聞網
1051014_自由時報電子報
高醫董事會遭家族掌控 校友促解散、速修私校法
【自由時報/記者彭琬馨/台北報導】
高雄醫學大學轉型正義促進會今北上召開記者會,轉型正義促進會共同召集人陳永興,點名以現任董事長陳建志為首的陳家董事會,不當介入高雄醫學大學人事採購、霸佔學校收入。陳永興表示,陳家企圖透過董事會掌控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運作,要求解散董事會、立法院盡速修改私校法。
陳永興強調,現任董事長陳建志所屬的陳啟川家族,當初透過佃農取得土地、轉而捐給高醫,過程「一毛錢都沒有出、一坪地都沒有捐」就取得董事長資格;此外,還在董事會中安插自家人馬,透過董事會介入學校事務、甚至企圖指派高醫校長。
陳永興表示,這個議題促進會已經努力將近五個月,希望各地高醫校友能踴躍響應,早日解散不具正當性的陳家董事會、修訂私校法以落實監督機制。
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左1)與高醫轉型正義促進會舉行記者會,痛斥陳啟川家族掌握高醫董事會,不當介入學校人事、採購等事件。(記者陳志曲攝)
1051014_風傳媒電子報
不滿高醫遭陳啟川家族掌控,校友發起「透明革命」 要求解散董事會
【風傳媒/記者林瑋豐】
私立高雄醫學大學師生不滿陳啟川家族長期掌控董事會、箝制校長職權,在校內發起「透明革命」,今(12)日有一群旅外校友向監察院及立法院陳情,並且召開記者會宣布成立「高醫轉型正義促進會」要求高醫解散董事會,籲立院儘速完成《私校法》修法。
高醫轉型正義促進會召集人、民報董事長陳永興指出,外界都知道高醫大是在1954年由杜聰明醫師創辦,但國民黨前高雄市長陳啟川三代家族掌控董事會,還企圖修改校史,將創辦人改為陳啟川。
陳永興:陳啟川誆稱捐地 其實「一毛未出」
陳永興敘述,當初陳啟川誆稱捐地取得董事長資格,其實「一毛未出」,都是三七五減租時放領的地,高醫大建校後還向佃農一一買回。但高醫董事會已被陳家三代掌握,如同北韓金氏王朝,在校內設置陳啟川像,高醫大附設醫院也被以陳啟川之父改名為「中和醫院」,陳家家族看病還免費,享用學校資源。
董事會直接經營醫院 盈餘逾40億
日本高醫校友會前會長蕭悧悧說,陳家除了竄改校史意圖使掌控董事會具正當性以外,更企圖將原本屬於學校附設經營的醫院,改為直接由董事會控經營;以前是醫院盈餘交校方,現在變成董事會直接經營醫院已盈餘逾40億,反而是學校要向醫院挨求請款,痛批陳家行徑「可恥」。
陳永興指出,日前立法院初審修正《私校法》,民間盼未來私校董事會不要被家族掌控,且董事會要有公益董事、教職員、學生代表,但執政的民進黨版本保守又偏向資方,盼將來協商能納入民間訴求,出席記者會的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則允諾盡力協助。
高醫校友們預告,明天將在校內舉行「高醫轉型正義促進會」的記者會,本周末的校慶活動,不排除還會有「激烈行動」。
1051014_民報電子報
高醫海內外校友 要求陳啟川家族退出董事會
【民報/記者朱蒲青/台北報導】
在高醫62週年校慶前夕,包括來自台灣的民報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陳永興、柳林瑋醫師、來自北美洲會長陳蕙詩、大洛杉磯台灣會館基金會董事長林榮松、日本前高醫校友會會長蕭悧悧及曾在高醫任教的葉雲旗、鄭幸梧等人都出席今天前往教育部、監察院、立法院各項要求落實高醫轉型正義活動。
這群高齡抗議者,他們秉持認同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創辦的高雄醫學院的創校精神,無法容忍陳啟川家族竄改高醫附設醫院被改為中和紀念醫院(以陳啟川之父為名),陳氏家族涉嫌圖利享特權、陳家董事會不當介入學校人事。
日本前高醫校友會會長蕭悧悧表示,原本日本校友會對陳啟川的兒子陳田柏(畢業於日本慶應大學),寄予頗高期望,希望他對高醫進行改革,但實情是讓人失望。目前日本有170多個校友,對於高醫改革殷切期盼,這也是這次日本有5個校友回來的主因。
而來自美國高醫校友會會長陳蕙詩說,美國歷年來都有邀請高醫董事或是學校代表出席校友會開會,對學校提出諸多建議,但都未見具體落實,其中包括讓校友擔任董事或是回校任教,原本陳建志還會以董事名義出席,後來就派其他學校代表與會,最後都不派人了,後來更多具體事證出來,校友們對於陳氏家族的作為,已經無可忍耐了。
美國洛杉磯台灣會館基金會董事長林榮松則說,今年蔡英文總統過境洛杉磯時,他將陳情書當面交給總統,但也沒下文,很令人失望。
美國阿肯色洲立大學醫學院榮譽教授葉雲旗表示,他曾在高醫教課,同時也牽線讓阿肯色洲立大學醫學院和高醫成為姐妹學校。他的妻子鄭幸梧,其父親是杜聰明博士的同學,當時高醫剛成立,常去高醫義務教解剖學以及到醫院幫忙患者,到了她哥哥鄭傳對,當時高醫醫學院院長是謝獻臣,哥哥的專業也是解剖學,同樣義務前往幫忙,因此他們夫妻對高醫的過往歷史,可以說非常瞭解。雖然年紀大了,這次無論如何都要回來力挺落實高醫的轉型正義。
1051014_民報電子報
發出轉型正義召集令 陳永興及海內外校友預告明日重返高醫
【民報/記者李書璇/台北報導】
落實高醫轉型正義,高醫大師生與海內外校友從今年5月起,發起各項「陳啟川家族退出董事會」行動,13日下午舉行高醫「轉型正義」召集令記者會,由高醫校友,也是高醫轉型正義促進會發起人之一的陳永興醫師主持,他表示,當舉國上下疾呼「轉型正義」之重要時刻,高醫轉型正義促進會對威權時代結合蔣家不義政權,霸佔高醫董事會三代世襲的陳啟川家族,竊佔掠奪高醫資產,侵佔師生權益的不公不義不當行徑,將展開追究法律責任、清除、解散董事會的透明革命;除了要求解散董事會、立法院盡速修改私校法,他也表示,明日將重返高醫,清除威權時代殘留象徵,並到高雄地檢署按鈴申告。
高醫大董事會遭質疑被高雄陳家把持已久,高醫大學生也發起「透明革命」,要求董事會解散;今日的記者會除了海外校友,還有國內校友,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董事長、前台灣社社長吳樹民,以及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均到場聲援;林昶佐表示,事實上,很多私校也都跟他們陳情,表示有很多不公不義的狀況在學校裡面,他強調在政治領域會繼續推動,也希望無論體育界或教育界,只要覺得有不公不義的事情應該被反轉的時候,社會要更廣泛的站出來。
林昶佐說,在國會他們會堅守立場,雖然目前關於私校法的版本不如期待,但接下來在立法院無論協商或是程序上,他們都會堅守立場,也希望其他政黨在高醫校友這麼努力之下,能夠接受他們的版本,尤其針對幾個重點,像是公益董事的標準,不應該以有沒有接受補助的額度來設置,教育本來就是眾人之事,無論政府開的還是民間開的,應該都要有公益董事;再來就是由下而上的勞工董事、加強監督、董事三親等內關係人數的比例問題,以及不該一直連任,還有退場機制 ,要怎麼保證師生權益,重組董事會......等等的條件,這些都是他們未來在國會的協商和相關程序中會繼續堅持的部分。
海內外校友也根據長期以來的調查,針對陳啟川家族如何霸占高醫董事會進行詳細說明;海外高醫校友,前高醫附設醫院院長陳振武之子陳行得醫師表示,陳啟川早在1954年,就慨然捐贈十一甲多的土地給高醫,但所捐的地都是375減租放領給佃農的地,並不是陳家土地;之後高醫不但花了大筆錢建設,也花了相當多的錢贖回土地;他說高醫創校當時很多社會上的人都捐錢,連高雄市政府都捐了三百萬,許多台灣的醫生也都捐了錢,但他們都沒有在董事會,而沒捐一毛錢的陳啟川,卻在掌控了董事長位置後,再讓他家的人通通進到董事會,後來更是三代都掌控董事會。
陳永興表示,簡單而言,就是陳啟川慷他人之慨,捐佃農的土地給高醫,事實上一坪土地都沒捐;他說,接下來在真相公布後,便要追究陳啟川的責任,實施轉型正義,他預告,14號將回到高醫大,並到高雄地方法院地檢署去按鈴申告,而且已經提出三個案子。
高醫留日校友會前理事長蕭俐俐接著表示,陳家當時想盡辦法把高醫大創辦人杜聰明趕走後,變成陳家一人創辦高醫,後來更想辦法把高醫大附設醫院和學校分開,讓陳啟川的財團法人在管理學校以外,還可以管理醫院,之後董事會開始招標各種醫院來賺錢,轉的錢歸董事會管,學校需要經費的話,每筆都要向董事會哀求,她說這真的是很奇怪的事情。
她說,過程中董事會想盡辦法,兩個月一次行文給教育部,要求附屬醫院要歸財團法人管,但都被教育部駁回,到了第五次時,教育部認為不應該如此,因此開罰,罰高醫大不能拿到當年度的補助款約一千四百到一千五百萬;但同時間董事會又用附屬醫院的名稱,去標了高雄的大同醫院。
陳永興補充,董事會犯了很多錯,但教育部沒有去罰董事會,反而去扣學校的補助款,他們覺得這是不對的,教育部要處罰應該處罰董事會,而不是讓師生權益受損。
對於高醫大校園內目前還留有許多威權殘留象徵,陳永興也說,明日校友們要回高醫去,清除那些殘留象徵,他說到現在校園裡面還一堆陳啟川陳中和的銅像和照片,還寫著創辦人是陳啟川,都讓他們覺得實在是忍無可忍。
而對於海內外校友做了這麼多,高醫董事會卻只是虛應故事,高醫校友,美國洛杉磯台灣會館董事長林榮宗表示,美國高醫校友會有請學校的董事會成員和校長等來參加,也和董事會代表陳建志見過面,表達希望陳家不要獨占董事會,讓高醫其他傑出人才能納進來,但溝通很多次,對方卻一概採應付態度;一直到董事會甚至把高醫創辦人杜聰明改掉,改成陳啟川創辦,他說大家再也受不了,因為這是欺騙社會。
他說,後來看到反對聲浪越來越大,董事會放出所謂的善意,表示要增加四個懂事,「叫我們不要鬧了」,但他說他們不再妥協,要求董事會重組;他批陳家董事會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家族,有錢的地方手就伸進去,跳過學校,自己黑手操作牟利,這種董事會根本沒資格辦教育,他也認為教育部也要反省,因為已經給了這麼多資料,但教育部目前也只是應付而已。
陳永興也說,董事會把高醫大附設醫院改為中和紀念醫院,是為了紀念陳啟川的先人陳中和,而最主要的目的是,他們認為中和紀念醫院不屬於高醫大,所以該醫院的盈餘不交給學校;他痛批全台灣沒有一個醫學院的附設醫院這樣做,台大附設醫院的盈餘當然是交給台大,中和紀念醫院累積四十億的盈餘都不交給高醫大,由董事會自己留下來用,完全違法。
陳永興指出,全台灣很多私立學校都有家族財團壟斷的狀況,因此他們也推動修改私校法,而這次發動「透明革命」的高醫學生,也認為私立學校是二等公民,和公立學校相比受到很多不平等的待遇。
對此高醫大透明革命小組學生代表吳芷妘表示,四月時媒體爆出校長監督與查核辦法的事件,才讓學生了解原來董事會做了這麼多違法的事情;六月時在廣場舉辦的透明革命轉型正義活動,讓全校師生都知道這件事;她說學生的立場是一個好的董事會帶領高醫前往一個更好的未來,他們也質疑在大學法第九條明定校長遴選是要組成遴選委員會,但奇怪的是為什麼會有私立大學和國立大學之分;她說透明革命小組希望私立大學能從私校法脫離,納入大學法,如此可讓未來大學無論退場或整併都能更活化;另外也希望大學校長可以直選,以保持校園純淨和學術自由。
對此,陳永興再加以說明,他表示公立大學校長是教員投票選出來的,用遴選辦法最後再由教育部聘任,但私立大學校長完全是董事會決定,沒有讓教職員參與 因此學生現在進一步希望讓私立大學校長遴選是直選的;就是由學生和教職員來選校長,此外學生們也希望私校法和大學法一致,不要再各自一套辦法造成不公平的結果。
未來當高醫董事會解散後要怎麼做,高醫校友,北美校友會理事長曾陳蕙詩表示,過去美國校友會十幾年來花了很多時間跟董事會建言,但他們完全不接受也不改善,這就像高醫的一個癌症,不去除的話是不行的,海外校友會決定聯合台北,台中,台南,高雄還有學生,老師,醫院員工......等,一起要求陳家退出高醫, 還給醫學教育一個自治的空間;另外校友們也一致認為,要聯合起來建立一個公平公正的制度,組成最堅強的董事會來協助校長治理學校;她表示明天將會宣布成立高醫大自救理事會,集合全球各地高醫校友,很多傑出校友學者都表示願意來協助進行,並將在會中正式提出宣言。
1051014_民報電子報
高醫校友會要求私校法修正 廖國棟、徐永明支持
【民報/記者朱蒲青/台北報導】
高雄醫學大學海外校友會數十人,今天前往監察院、立法院及教育部抗議,他們組成「高醫自救會」,要求重組透明健全董事會。今天中午在立院康園用餐,國民黨團總召廖國棟和時代力量黨團總召徐永明兩人都到場致意,他們支持私校法修正案,也希望落實高醫轉型正義。
今天上午高醫校友會等一行,在結束三個陳情抗議活動後,就直接在立法院康園用餐,等待下午繼續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
在餐敘中,以來自美國20餘位居多,也有自日本返台校友。高醫轉型正義促進會共同召集人之一的陳永興感謝時代力量總召徐永明在教育委員會大力協助,而國民黨團總召廖國棟剛好是高醫校友,因此更希望對過去高醫歷史知之甚詳,因此也希望國民黨團支持私校法修正案。民進黨立委許智傑也出席給予高醫校友加油打氣。
1051014_民報電子報
高醫校友拜會高教司 盼教育部積極處理董事會爭議
【民報/記者李秉芳/台北報導】
高雄醫學院多位校友今天成立「高醫轉型正義促進會」,他們認為董事會的陳啟川家族,長期霸占高醫資產、侵佔師生權益,要追究法律責任、清除威權殘留象徵等,高醫校友約20多人在校友陳永興帶領下拜會教育部高教司當面陳情,並表示教育部過去對高醫董事會種種不當行徑的懲處過輕,高教司司長表示教育部會持續跟高醫溝通。
陳永興指出幾項董事會的爭議行徑包括將高醫創辦人杜聰明擅自改為陳啟川,多次遭到教育部駁回,卻仍執意在校內各處有校史的地方把陳啟川列為創辦人,並用陳啟川父親的名字陳中和來替附設醫院命名,而陳姓家族共57人,在高醫都可以免費看病,造成醫院損失。
陳永興也指出,董事會經常跳過學校去標各種BOT案,透過各種方式掏空校產,然而教育部的處罰卻是扣掉一千五百萬原本要給學校的獎勵金,為何明明犯錯的是董事,卻要高醫的師生來承擔權益受損的後果。
來自美國的林姓校友表示,這些案子校友們都已經忍無可忍,多次陳情檢舉卻未見教育部有任何具體作為,目前已經採取法律途徑,要讓董事會付出代價,若高教司面對這些行徑繼續縱容跟包庇,將不排除未來也會對高教司提告。
一名高醫在學的學生也說,希望教育部能夠對董事會連續五次改創辦人的事情徹查並處分,另外也希望跟日本一樣,私立大學跟國立大學都能納入大學法,不要再用私校法,校長也應該改成直選,減少董事會對學校人事跟採購的掌控權。
陳永興則表示,在場來自美國跟日本的高醫校友們,都不願意走到這一步,也是因為實在已經透過各種正當行政管道來訴求都無法制止高醫董事會的惡劣行徑,校友們也衷心希望這是最後一次來教育部陳情,下一次若要再來的話,「就是在門口拉布條丟雞蛋抗爭了。」
高教司司長李彥儀回應,針對校友們的訴求,教育部日前已經有派會計師查核,如有不符合規定的部分,一定會請高醫董事會說明,另外關於成立專案小組也已經有開過一次會,明天將會開第二次會議,之前也曾經邀請董事及校長分別到教育部來溝通,但教育部這邊會持續努力,協助高醫釐清校長跟董事個別的職權。
李彥儀也說,在扣除對學校的獎勵金1500萬並非特別針對高醫,而是只要學校有缺失,不管是學校或是董事會,都會把教育補給私校的獎勵金扣除作為懲處,這是過去一貫的作法,並非特別針對高醫,若未來修法有調整相關規定,處罰董事個人不當行為,教育部也願意配合,也可以討論是否要提案修法。
日前高醫董事會已經決議對外開放四名董事,增加董事會的成員,作為對校友的善意回應,不過今天在高教司現場校友們都表示不以為然,認為如果只是繼續選出陳姓家族的「友好御用校友」來當董事,根本無助於改善情況。雙方在對話無交集的狀況下結束會面,校友會也表示,不排除未來以法律途徑解決爭議。
1051014_民視新聞網
陳啟川家族把持高醫 校友促修《私校法》
【民視新聞/王姵雯、簡士峰/台北報導】
高雄醫學大學校友今天(13日)召開記者會,針對高雄醫學大學「轉型正義」跟師生權益等議題,成立「高醫轉型正義促進會」。校友表示,陳啟川家族霸占高醫,「轉型正義」的透明革命必須推動,他們要站出來,反對高醫遭到陳家的把持,持續推動《私校法》修法,讓私立大學回歸大學法管理。
桌上這一疊疊資料,都是高雄醫學院校友收集的,他們指控陳啟川家族長期把持高醫,引發派系鬥爭阻礙學校進步。
高醫轉型正義促進會發起人陳永興:「陳啟川死了,換他兒子陳田植,陳田植現在已經老年癡呆,又換他孫子陳建志,這個就像北韓軍事王朝一樣,甚至他把高醫附設醫院改名「和紀念醫院」,就是要紀念陳啟川的爸爸陳中和,陳中和跟高醫一點關係都沒有,最不能原諒的他們竟然竄改歷史,正式行文給教育部說,要把高醫的創辦人從杜聰明改為陳啟川,高醫是杜聰明創辦,這個是全台灣社會,高醫校友都知道的事情。」
高醫校友陳行得:「建築費通通都不是陳啟川捐的,土地買回來跟佃農贖回來的土地,也都不是他,他一毛錢都沒有出,純粹就是我請客,你出錢這種詐欺的手法。」
為了改革高醫,他們要求陳啟川家族退出董事會,高醫國內外校友大會師,他們成立「高醫轉型正義促進會」,在學的高醫學生也成立「透明改革小組」,透過一波波的活動,向政府陳情,呼籲教育部能正視高醫內部的問題。
高醫校友林榮松:「海外4萬個校友,高醫有很多校友,已經不再妥協了,我們就正式宣戰了,我們就只有一個目標,董事會下台就這樣子。」
高醫校友陳蕙詩:「問題就是出在陳家,就像說高醫一個癌症,假如癌症沒有去除,我們一直給他進補還是沒有效的。」
高醫校友大團結,呼籲陳啟川家族知所進退,並持續推動《私校法》修法,讓私立大學回歸《大學法》管理,還給醫學教育一個自治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