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1014_民報電子報
高醫轉促會奇襲卸下「中和」還原杜聰明創校附醫歷史原貌
【民報/記者陳俊廷 林崑峯/高雄報導】10/14
為「落實高醫轉型正義」高醫大海內外校友組織「高醫轉型正義促進會」今14日(五)在高醫發動奇襲卸除「中和」還原創辦人杜聰明興辦高醫歷史原貌。
轉促會發起人陳永興說:「今天只是預演,16日高醫校慶會再重返高醫」
高醫將在後天舉行62周年校慶,高醫海外校友會重要領導人陸續返台,高醫大海內外校友重要領導人為「落實高醫轉型正義」昨在立法院正式宣布成立[高醫轉型正義促進會],海內外校友今10月14日(五)中午1點許先在高醫勵學大樓正式宣告「高雄醫學大學自救理事會」,以期發揮類似理想董事會之功能,隨後「高醫轉型正義促進會」則在1點30分起相繼在勵學大樓、附設醫院與十全路自由路口展開「去中和」運動。
創校超過一甲子的高醫董事會,60多年來均為陳建志家族(陳啟川第三代)把持,董事會的運作亦只為其家族利益,導致高醫學校的發展和競爭力落後,高醫師生近半年發起透明革命要求解散高醫董事會,海內外校友會亦聯合發布聲明不承認高醫陳家董事會與「偽董事長」陳建志,今則在高醫校慶前夕發動奇襲,眾多高醫學生今亦參與高醫轉促會的校內行動遊行。
高醫轉促會盼陳家第三代將「陳中和銅像」領回自家「紀念」並將十全路與自由路口的「中和」附設醫院的「中和」兩字卸下,交由高醫附設醫院副院長黃尚志。
1051014_民報電子報
陳啟川「二二八共犯」高醫陳家董事會傷害教育本質
【民報/記者陳俊廷 林崑峯/高雄報導】10/14
『陳啟川傷害教育本質,根據中研院文獻其扮演「二二八共犯」角色,其也不是高醫創辦人,對學生完全沒有教育意義,沒有資格坐在這個地方(指:銅像不配放置在高醫大勵學大樓)』高醫轉型正義促進會發起人陳永興今14日(五)抨擊陳啟川家族欺騙「高醫人」欺騙台灣社會超過60年…
陳永興表示,教育就是要「求真」陳家用欺世盜名的手法,掠奪高醫資產,他並諷一如老蔣銅像,今日轉型正義就是要把錯誤的歷史導正,他呼籲並要求校方在最短時間拿掉銅像,將銅像送回陳家。
高醫將在後天舉行62周年校慶,今年主題『高醫人齊奮起』海外校友會領導人陸續返台, [高醫轉型正義促進會]今10月14日(五)在高醫校園展開「去中和」與「陳啟川不是創辦人」等相關正名運動。
高醫轉型正義促進會]發起人陳永興在勵學大樓抨擊陳啟川家族欺騙「高醫人」欺騙台灣社會超過60年,陳啟川因捐地而被創辦人杜聰明聘為董事,並任董事長,惟事實證明11甲校地是放領給佃農的土地,後來由高醫再一筆一筆買回,所以陳啟川「沒捐過一坪地、沒出一毛錢」,陳家卻三代壟斷高醫董事會。
陳永興進一步指出,更不要臉的是陳家董事會竟敢正式發公文給教育部要竄改創辦人,教育部不准,陳家董事會還敢數度發文,他說,日前教育部已正式發函給學校確認創辦人是杜聰明,惟陳家後代仍不死心如校園內連附醫院長室還懸掛陳啟川畫像並落款「創辦人陳啟川」,其它如校史館或網站也均將陳啟川書寫為創辦人…。
陳永興強調「高醫人」不能認同陳家這種欺世盜名的做法,陳家對高醫毫無貢獻,還敢把高醫附設醫院改為「中和紀念醫院」,而陳中和和高醫更無關係…
他認為陳家「有私心」要把附設醫院和學校切割,不將附醫盈餘交給學校,教育部屢次糾正,陳家董事會不理會,致使學校遭教育部扣罰補助款,讓高醫師生蒙受重大損失。
陳永興指,今日轉型正義就是要揭發陳家60多年來為何可以在高雄為所欲為、橫行無阻,他舉中研院「彭孟緝訪談記錄」證明陳啟川在二二八事件就是扮演「二二八共犯」的角色,根據文獻“高雄屠夫”彭孟緝指陳啟川就是二二八高雄事件「好壞人」誰該被殺的「指認者」,陳啟川也因而獲彭引薦給蔣介石,蔣家重用陳啟川擔任高雄市長…。
「陳家有這麼多土地與錢,竟然還要用欺世盜名的手法,掠奪高醫資產….」.陳永興說,當陳啟川與杜聰明有爭執時,黨國威權的國民黨當局坦護陳啟川…
1051015_自由時報
大動作抗議 高醫大校友學生拆銜牌
【自由時報/記者洪定宏/高雄報導】10/15
高雄醫學大學自救理事會昨天成立,部分校友與學生到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啟川大樓一樓大廳,由高醫轉型正義促進會共同召集人、前高雄市衛生局長陳永興以擴音機說明訴求,並一起高呼口號,然後有人拆掉醫院銜牌「中和」二字;此舉引發隨行的高醫大醫療事業企業工會榮譽理事長陳基作當場反對,但沒有引發衝突。
身兼醫院顧問的陳基作強調,他支持改革及抗議訴求,但醫院是寧靜區域,不應該以擴音機喊話並高呼口號,也不能自行拆掉醫院銜牌,所以他當場說:「你們這樣做不對!」但沒有被理會。
來自日本及美國等國家的高醫大校友及學生代表,昨天成立高雄醫學大學自救理事會,由曾陳蕙詩醫師出任理事長,主要訴求是全面改組董事會,也以制訂完善的高醫大捐助章程、公開公正的董事及監察人選舉規則、董事會倫理守則及利益迴避法規,並督促會議及財務公開透明等等目標。
校友與學生代表的大動作吸引部分病患與家屬側目、圍觀,一名婦女表示,「那是他們自家內部的事」,病患與家屬重視的是醫術。
附設醫院副院長黃尚志指出,醫院是公共空間,儘量保持秩序與平和,不要影響病人就醫動線;至於是否要對拆掉銜牌者提告,還要再商議。
高醫大董事會強調,高醫需要團結在一起,不容有心人士刻意製造仇恨對立,董事會有決心,也有溝通誠意,努力化解歧見、凝聚共識。
1051015_臺灣時報
高醫大校友成立自救會 反對高醫遭陳家把持
【臺灣時報/記者黃福鎮/高雄報導】10/15
高雄醫學大學海內外校友昨天召開記者會,成立「高雄醫學大學自救理事會」(簡稱自救會)。自救會表示,要求陳家退出高醫並全面改組建立完善的董事會,同時持續推動「私校法」修法,讓私立大學回歸大學法管理。
高雄醫學大學海內外校友近五十人昨天在校內集會並選舉成立「自救理事會」,成員有二十七人,分組職事,主要幹部有理事長陳蕙詩、副理事長張建國、吳國揚、秘書長藍傳盛。理事長陳蕙詩特別為日製的「必勝」的雕塑品點睛,象徵自救會公開向陳家董事會宣戰,而且一定會成功。隨後大家一起合影、並喊出「董事會下台」。會場桌上擺置一疊疊由高醫校友收集的資料,指控陳啟川家族有名無實捐助土地,既不是創辦人又長期把持高醫董事會,引發派系鬥爭阻礙學校進步。
高醫大校友阮榮泰表示,高醫所有建築費都不是陳啟川捐的,買回土地跟向佃農贖回來的土地也都不是,「陳啟川一毛錢都沒有出」。高醫大自救會理事長陳蕙詩表示,曾殷切期盼高醫董事會改革,但給過機會,都被當作馬耳東風。海內外校友成立「自救理事會」,就是要建立董事會倫理守則、利益迴避、公開公正選舉董事及遴選校長,以協助校務發展。
昨天,高醫自救會正式成立後也發表宣言,包括立即研擬訴訟對策,全面改組並建立完善的董事會、要求監察院監督教育部正視高醫內部的問題以及加強拜會立委並持續推動「私校法」修法,讓私立大學回歸「大學法」管理,以還給醫學教育一個自治的空間。
1051015_臺灣時報
高醫大董事會回應 捐地興學是事實 呼籲團結求進步
【臺灣時報/記者黃福鎮/高雄報導】10/15
針對高醫大自救會指控陳啟川家族有名無實捐助土地給高醫,過程「一毛錢都沒有出」就取得董事長資格一事。董事會發表聲明回應表示,陳啟川捐地興學是不容否認的事實,呼籲校友與董事會齊心合作,團結求進步,一起創造高醫新時代。
高醫大董事會指出,依據民國四十二年一月二十六日公佈的實施耕者有其田條例第十條的規定,陳啟川捐贈給高醫的十一甲土地並非耕者有其田應予徵收的土地,高醫的校地確實為陳啟川所捐,不容混淆否定。另外,在民國四十三年七月,在瞭解杜聰明博士創設立醫學院時,陳啟川慨捐今位在十全路上十一甲七分的土地,是當時陳啟川所擁有的最大又最方整的一塊土地。陳家捐出的土地在當時已是都市計劃範圍內的住宅用地,依照當時法規,是不需放領的土地,這也創造高醫附設醫院才能有這麼好的地理位置。陳啟川確實為土地的所有權人,網路傳言陳啟川所捐贈的土地是放領給佃農的土地,故陳啟川無權捐贈的說法並非事實。
董事會表示,董事會已於日前決議擴增董事席次由九席擴充為十三席,為高醫歷史建立新的里程碑,相信符合目前社會各界對私立大學的期望,也對校友們的建言做出最好的回應!董事會強調,此時此刻,高醫需要團結在一起,不容有心人士刻意製造仇恨對立,在高醫邁向卓越、開創未來的關鍵時刻,如同臺灣民主化的過程,高醫也有過矛盾與對立。但現任董事會有決心,也有溝通誠意,會努力化解歧見、凝聚共識。未來除繼續支持校務發展外,也會加強與校友廣泛交流,齊心合作,集結高醫所有力量,一起創造具備多元、穩健、開放、透明、公益價值的高醫新時代。
1051015_中國時報
高醫校友自救會 拆「中和」招牌
【中國時報/記者呂素麗╱高雄報導】10/15
高醫北美校友會等部分校友14日成立自救理事會,要求陳啟川家族退出董事會,現任董事長陳建志下台,全面改組董事會,並在陳中和銅像貼上「我不是高醫創辦人」字報,且拆除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中和」兩字,場面激烈,警方到場蒐證,過程平順。
董事會發表聲明指出,陳啟川對高醫大及附設醫院有不可抹滅貢獻,高醫校地確實為陳啟川所捐,不容混淆否定。董事會也回應校友會訴求,已於日前決議將董事席次由9席擴增為13席,高醫需要團結在一起,不容有心人士刻意製造仇恨對立,如果再蓄意抹黑,董事會將保留法律追訴權。
高醫成立62年,長期以來董事會及董事長多由陳啟川家族擔任,校友會批評陳家世襲董事長,不滿董事會被陳家主導;今年初董事會通過「校長考核辦法」,一度遭到校長及校友反撲,指控董事會干預學術自由,事件越演越烈。
高醫校友會自救會由北美校友會理事長曾陳蕙詩擔任理事長,提出訴求有落實董事會會議及財務公開透明、協助制定校長遴選辦法、董事會全面改組。
數十名校友將高醫大及醫院陳啟川銅像貼上「我不是高醫創辦人」等字樣,並在醫院大廳高喊「陳建志下台」、「陳家退出董事會」,不少病患冷眼旁觀。後來自救會轉到自由路與十全路口,拆除「中和」紀念醫院的「中和」兩字。
高醫副院長黃尚志說,尊重校友歷史還原真相理念,不過,改名要配合學校行政程序處理。
1051015_民報電子報
「高醫轉型正義」全國教育革命號角響起!
【民報/記者陳俊廷 林崑峯/高雄報導】10/15
高醫大明16日舉行62周年校慶,高醫轉型正義促進會等眾多海內外校友昨趕在高醫校慶前夕,展開「高醫轉型正義」開啓“正名”行動第一步」!海內外校友並在高醫宣布成立類似理想董事會功能之「高醫大自救理事會」,今年高醫62周年校慶主題“高醫人齊奮起”掀起教育革命的轉型正義,挑戰黨國威權除魅化與舊新維,也呼應新政府的轉型正義。
高醫轉型正義絕非高醫一校問題,一如林騰鷂期盼:「教育革命從高雄醫學大學開始」,高醫轉型正義促進會昨趕在校慶前夕“走上街頭”吹響『落實高醫轉型正義』的行動號角!眾多高醫海內外校友與支持者如有台灣血液之母尊稱的林媽利教授也“走上街頭”…
海內外高醫校友“忍無可忍”向陳家董事會抗議,而與會深具“輩份”的校友大抵都是對台灣社會具重大貢獻並領航台灣社會進步向前的力量,如洛杉磯台灣會館董事長林榮松每當綠營選舉包括這次總統大選,常見其在海外僑界穿梭的身影…
高醫62周年校慶主題“高醫人齊奮起”讓海內外校友很有感,高醫附設醫院備受推崇“轉虧為盈”關鍵人物的前院長陳振武之子-陳行得醫師也專程從美國回來加入昨日“高醫正名”行列,而出席「高醫大自救理事會」的包括高醫大前校長王國照等更都對高醫發展有實質貢獻的典範人物,其他如高醫大改制後校友總會首任理事長黃壽雄則是力抗高醫陳家董事會竄改創辦人時期的校友總會長,另列名擔任顧問的杜武青則是高醫創辦人杜聰明之孫;這也使「高醫大自救理事會」的成軍上路,更深具意義與代表性。
在台灣教育界尤其私校法改革長期關注備受推崇的東海大學教授林騰鷂律師從今年5月力挺高醫大學生「透明革命」並南下演說,林騰鷂期盼:「教育革命從高雄醫學大學開始」,林騰鷂昨也專程從台中南下全程行動力挺…
高醫轉型正義開啓行動第一步!擔任自救理事會前高醫副院長、現任中國醫藥大學副院長的張建國與高醫大工會理事長吳國揚均已正式提告高醫陳家董事會,據悉還有不少控告案將跟進…陳家董事會挾黨國威權肇始的「暗黑權勢」和有良心的「高醫人」不妥協的力抗角力,國民黨黨國威權的共犯結構,過去無所不在的掌控台灣政經社會文化,即使台灣民主化,現今新政府已上路,惟黨國共犯結構的「檯面下」仍瀰漫倍受詬病的「暗黑權勢」轉向拉攏立場搖擺的地方民代發號司令,正因此,一如林騰鷂期盼:「教育革命從高雄醫學大學開始」有良心的[高醫人]齊奮起,義無反顧扛起公義前行的力量,吹起全國教育革命的起首號角......
高醫轉型正義考驗人性、公義彰顯與公民社會力的翻轉,新政府已上路,黨國威權時代實已遠離,有良心的「高醫人」齊奮起,正在努力翻轉一甲子的不公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