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這些愛台灣的人!廖述宗紀念獎公布:台灣血液之母林媽利、228二七部隊長鍾逸人

【民報】

以表彰對台灣具有長期貢獻者所設置的重要獎項--「廖述宗教授紀念獎」,今天由主辦單位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NATPA)公布第三屆得獎名單,由有「台灣血液之母」美譽的林媽利醫師以及228事件時的「二七部隊」領導人鍾逸人共同獲得。

評審委員會表示,獲推薦參加本屆紀念獎選拔的台灣各界傑出人士非常多,而林媽利醫師最後之所以獲獎,評審委員會在得獎說明特別提到,肯定她「長期耕耘,並對台灣有卓越貢獻」,林媽利對血液研究及台灣血液政策做出重大貢獻,並以科學方法推論出新的人類遷徙途徑,她研究發現台灣閩客族群當中,85%有原住民血統,導正台灣人對自己祖先與血緣的認知,有助台灣人的國族認同。

林媽利上書總統 呼籲為二二八遺族找回家之路

得獎說明中更引用了《民報》對林媽利醫師的一篇專訪,指出林醫師本諸知識份子的良知,將學術研究的成果,付諸於人道主義的實踐,雖近八十之齡,仍著手建立「二二八遺族DNA庫」,並於2016年上書蔡英文總統,呼籲以國家之力「為二二八遺骸找回家之路」。她確實地做到「長期耕耘,為台灣做出重大貢獻」,不但是學者的典範,更足以為台灣人之表率。

此外,另一位被表彰獲獎的,則是今年高齡96歲的鍾逸人老先生,他是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時,以一個普通的26歲青年,用堅定不移的台灣鄕土立場,以實際行動挺身捍衛自己的家鄉,與楊逵印發傳單,召開「台中市民大會」,在「中師」 成立「民主保衛隊」,攻佔「干城營區」,整合各地自動蜂起的隊伍,成立「二七部隊」,被推任為部隊長。二七部隊的編制、裝備、口號,一律依仿日本陸軍,軍紀甚嚴,一時被誤認有「日本兵」,成為蔣軍進駐台中時,躲過一場大屠殺的原因。進駐埔里後,招募「山青」不遂,兵敗被俘。由於被蔣黨推諉為「二二八」肇禍者的謝雪紅未捕獲,風聞中的「日本兵」也未投降,遂被留下來當「誘敵之餌」,雖未遭極刑,陰錯陽差躲過砍頭,仍難逃十七年黑牢之劫。

鍾逸人反抗威權 出獄後著書立論 為台灣留下珍貴史料

鍾先生具有強烈的歷史意識及社會使命感,出獄後從商,後來結束生意,全身投入「台灣人自救運動」。這三十年來他透過回 憶錄的寫作,將他一生的見聞,尤其是戰後的閱歷,詳盡記錄下來, 以豐富的史料,生動的文筆,不斷寫作,先後完成出版《辛酸六十年》系列:《狂風暴雨一小舟》 (1988)、《煉獄風雲錄》(1995)、《火的刻痕》(2009) 及《此心不沉-陳篡地與二戰末期台灣人醫生》 (2014)。詳細描繪,釐清二二八事件的真相。他的著作,不僅因為替苦難的台灣史留下見證,受到史學界的肯定,更由於他生動的文筆,受到台灣文學界的讚賞,所以獲得「巫永福文學獎」、「吳濁流台灣文學奬」、「牛津文學奬」。大學的文學系所並以他的著作為主題舉辦學術研討會,不僅替苦難的台灣史留下見證,也成為研究二二八事件的重要史料。

由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所設置的「廖述宗紀念獎」,是在2014年7月20日享譽國際的台籍生化大師廖述宗教授去世後,為了紀念他所創辦。

首屆獲獎的,是一生從是台灣獨立運動的史明老前輩與長期投入公民運動,也是318學運期間主要領導人,當時是中研院法研所副研究員的黃國昌教授;第二屆獲獎的,是一生推動台灣民主發展,敢向威權當局直諫而致獄、流亡的彭明敏教授,以及突破禁忌推動228公義和平運動的陳永興醫師。

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將於今年(2017)8月初年會時,正式頒獎第3屆「廖述宗教授紀念獎」,屆時將邀請兩位得獎者赴美領獎並發表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