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醫林澄岑生前行醫救人 身後當大體老師

【自由時報/記者方志賢/高雄報導】

  心臟內科醫師林澄岑3年前因心肌梗塞病逝,享年81歲,他生前行醫救人無數,死後捐出大體,高醫大今舉辦入殮火化儀式,林醫師的親人10多人外,小時候受他恩惠的一對姊弟也來送行,姊弟心懷感激的說,「林醫師不僅有醫德,對家人、病患也是無怨無悔付出!」

  高醫大今為14位大體老師舉辦感恩追思會,高醫大校長劉景寬感謝每位大體老師及家屬,無私奉獻,捐出大體供醫學生解剖學習,未來行醫造福更多人。

  林澄岑也是大體老師,103年因心肌梗塞往生,家人遵照他的遺囑,將大體捐給母校高醫,大體經防腐處理後,今年初供醫學生解剖上課,學期結束後,高醫大今舉辦火化儀式,他的遺孀林陳壽美、5個子女及孫子、孫女等10多人來為他送行。

  23年出生的林澄岑,高醫畢業後,曾赴日本留學,生前是嘉義醫院的心臟內科醫師,當年公立醫院醫師可在外開業,他沿用岳父陳瑞玉醫師「好生診所」的名字在嘉義市開業多年,直到98年第2次心肌梗塞才退休,他的小兒子腎臟科醫師林士弼,這幾年繼續使用「好生診所」在高雄七賢二路開業。

  林陳壽美說,90年丈夫第一次心肌梗塞時,裝支架保命,因為是心臟內科醫師,自己也不相信會得這樣的病,但她認為丈夫過於勞累,不分日夜忙於看診、照顧病人,經常在家看完診,沒有吃飯,又回嘉義醫院繼續看診,非常操勞。

  林陳壽美表示,丈夫在家排行老3,要幫忙照顧弟弟妹妹,他的4弟37歲車禍往生,身後留下妻子及3個小孩,他也每個月給生活費,幫忙註冊,栽培姪子、姪女到大學畢業。

  62歲陳哲釧及60歲陳哲憲姊弟,今特地從嘉義來參加林醫師入殮、火化儀式,陳哲釧說,她有5個兄弟姊妹,她父親是名律師,很早就往生,林醫師與父親是好朋友,他們小時候看病,林醫師從不收費。

  陳哲釧說,她無法用言語形容林醫師慈悲、愛心,他不僅有醫德,對家人、朋友默默付出,尤其碰到窮苦的病患,更是主動伸出援手救濟。

1060630自由時報 1

林澄岑生前行醫救人,身後當大體老師。(記者方志賢攝)

1060630自由時報 2

林澄岑身後捐出大體,高醫大今舉辦入殮火化儀式,林醫師的遺孀(坐者)及親人10多人為他送行。(記者方志賢攝)

1060630自由時報 3

高醫大今為14位大體老師舉辦入殮火化儀式。(記者方志賢攝)

1060630自由時報 4

林澄岑醫師的遺孀林陳壽美(坐者)與子女及孫子、孫女等10多人來為他送行。(記者方志賢攝)

1060630自由時報 5

高醫大醫學系、牙醫系學生列隊恭送大體老師到火葬場火化。 (記者方志賢攝)

1060630生前行醫救人 身後當大體老師自由時報

自由時報刊登版面

一生奉獻 良醫逝世再當大體老師

【蘋果日報/記者吳慧芬、徐彩媚/高雄報導】

  衛福部嘉義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澄岑,3年多前死於心肌梗塞,享年80歲,行醫近半世紀的他,遺願是要回母校(高醫大)當大體老師,家屬在他死後,捐出他的大體,泡在福馬林液快3年的他,今年2月他以大體老師身份,重回母校高醫大教室,「躺」著為學弟妹們上解剖課,現學期結束,高醫大今辦大體老師火化儀式,包括家屬、老病人與受他「身教」高醫大學生們,都來為他送行。

  高醫大今為14位大體老師舉辦入斂與火化儀式,林澄岑是其中一位老師。高醫大說,大體老師告別式比一般人晚,這是因他們都需躺在教室一個學期,供學生上解剖課,因此上課前,每位老師都需泡福馬林至少2年,確保屍身不會腐壞。林澄岑是高醫大體老師,也是高醫醫學系第二屆學生,大學畢業後到嘉義行醫。

  妻子林陳壽美說,先生責任心重,行醫後要照顧五個仍在學弟弟與妹妹,加上兩人生育五名子女,「食指浩繁」,因此先生白天在省立嘉義醫院(現為衛福部嘉義醫院)看診,晚上開診所繼續看診,遇到家境貧苦者,則是不收費,「我知道他心腸好,做什麼我都會支持,包括他想當大體老師。」

  今來為林澄岑送行的除他的家人,還包括林澄岑的老病人陳哲釧、陳哲憲姐弟,林陳壽美說,這對姐弟的父親在30多歲身故,當時兩姐弟還只是小學生,「我先生(林澄岑)不忍他們孤兒寡母,他們一家來看病都不收錢」,「幾十年都一樣」、「這樣病人有很多」。陳哲釧說,「林醫師真的是個很好的人,永生不忘他的恩情」。

  林陳壽美說,先生日夜看診操勞,有時下了夜診,接獲住院病人病危電話,又衝回醫院,「一生為病人操煩」,過世前幾年,先生有回喊胸痛,診治無數心臟病的他,對她說「我不會(心肌梗塞)這個病吧」,送醫診斷就是他專精的心肌梗塞,裝了支架後,病情曾好轉,但仍在2014年5月再度發病身亡。

  林陳壽美說,先生對母校高醫大充滿感情,首次心肌梗塞發病救回後,即告訴她,「我死後要讓我回母校當大體老師,我的身體還有用的。」林澄岑的么子林士弼同樣畢業於高醫大醫學系,他說,「我知大體老師需被一刀刀解剖,但對醫學生是很重要的課,爸爸想以『身教』教學弟妹,我很感動。」

  高醫大解剖科說,一旦接獲有人願當大體老師,會在其遺體血管打進防腐劑,再將屍身浸泡在福馬林液中,至少要二至三年,才能真正成為不會腐壞的大體老師,在課堂中授課,每位大體老師授課是一個學期,之後會辦像今天般隆重的告別儀式,再把遺體火化。

  高醫大校長劉景寬、高醫附設醫院院長鍾飲文今都親至會場向14位大體老師致意。高醫大教務長、神外醫師林志隆說,他在當住院醫師時,他的老師高醫神外醫師孫楨民因車禍身亡,師母也捐出老師當大體老師,「學弟妹們上解剖課時,是邊哭邊剖開老師的身體」,不管是孫楨民或是林澄岑,他們所「身教」給醫學系生們的知識,「一生都受用」。高醫大呂姓學生指出,謝謝老師以超越肉身的存在,教導我們延續生命的意義。

  林澄岑醫師的老同事,現任衛福部嘉義醫院醫務行政室主任陳裕興表示,在1981至1991期間,林澄岑擔任當時「署立嘉義醫院」副院長,是整個門庭若市的內科醫師中,人緣最好、服務態度最親切的醫師。

  由於林澄岑長的福福泰泰、紅光滿面,講話輕聲細語從不對病患擺架子,所以遠從雲林口湖和水林及嘉義縣等偏遠處,甚至是大埔鄉都有他許多死忠的病患,車程再遠,排隊再久,他們都甘之如飴,因為病友們都覺得,看到林副院長,就好像看到彌勒佛般,心情愉快病都好了大半。

  衛福部嘉義醫院醫務秘書陳順福說,林澄岑醫師不但受到病患的尊敬,也是院內同仁敬仰的長者,他一生奉獻給杏林,功在嘉義醫院,令人懷念在心頭。當年林醫師在嘉義醫院服務期間,對後學者照顧有加,對新進同仁提攜;為人慷慨熱心,當時在舊院,20多年前醫師的地位十分尊崇,但他貴為副院長,對病患常仍視病猶親,所以受到病患的推崇,以現代用語就是「揪感心」。

1060630蘋果日報 1

一生行醫、死後當大體老師的林澄岑,遺孀林陳壽美在他今被蓋棺前,趕來見他最後一面。吳柏源攝

1060630蘋果日報 2

高醫大今為捐出身軀奉獻醫學教育的大體老師們,舉辦隆重告別與追思會。吳柏源攝

1060630蘋果日報 3

林澄岑的親友、老病人今趕到高醫大參與追思會。吳柏源攝

1060630一生奉獻 良醫逝世 再當大體老師蘋果日報

蘋果日報刊登版面

良醫捐大體下課了高醫送別

【中國時報/記者呂素麗/高雄報導】

  前嘉義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澄岑,3年前因心肌梗塞過世捐大體給母校高雄醫學大學,他生前對家境貧困病患不收錢、照顧過世弟弟的小孩,29日入殮火化,包括生前受惠的病友及親人出席高醫大舉辦的人體暨器官捐贈感恩大會,和醫學系及牙醫系學生一起送別這位「奉獻一生於醫學,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樂善好施 身留母校

  雲林縣水林人的林澄岑一輩子在嘉義行醫,早年除了任職嘉義醫院外,也在家裡開設「好生診所」,他與青梅竹馬的林陳壽美結婚,育有5名子女,除了養育兒女,更要照顧弟弟、妹妹,弟弟37歲車禍過世,他扛起照顧弟弟一家4口的重任,栽培3侄兒女大學畢業。

  林陳壽美說,丈夫2001年首度心肌梗塞裝支架,他說「應該不會得這種病」,2009年再度發病才停止看診,3年前過世,享壽81歲,他「太勞累了」,丈夫生前就表明要捐大體給母校。

醫德可風 病友懷念

  林澄岑生前對於家境貧困的病友,不但看病不收錢,更是不時鼓勵;住嘉義的陳哲釧及陳哲憲姊弟昨天特地趕來參加感恩大會,陳哲釧說,給林醫師看病40年,他的好醫德、善良,難以用言語形容,能來參加他入殮火化儀式是福氣。

  林澄岑的小兒子林士弼繼承衣缽,是高雄開業的腎臟科醫師,大女婿蔡耀州是小兒科醫師在嘉義開業,兩個外孫女念台大醫學系,行醫路上後繼有人。

師生感恩 夾道送行

  昨天感恩大會共送別14名大體老師,高醫大解剖科助教張昭元說,大約16名學生共用1大體老師,他們的大體解剖實驗在大體老師身上動刀,一刀刀剖開身體、臟器,從中學習解剖學上的每個名詞,是醫生養成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學程。

  大體老師依宗教儀式入殮後,醫學系及牙醫系學生在校園列隊夾道送別,感謝大體老師的無私奉獻。

1060630中國時報 1

心臟科醫師林澄岑3年前病逝後捐出大體,29日入殮火化,親友相送,前左坐者為林妻林陳壽美,右一為繼承衣缽的兒子腎臟科醫師林士弼。(呂素麗攝)

1060630中國時報 2

心臟科醫師林澄岑3年前病逝後捐出大體。(呂素麗翻攝)

1060630良醫捐大體 下課了 高醫送別中國時報

中國時報刊登版面

良醫大體回饋母校 兒孫病患送別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

  「他將一生都奉獻給家人和病患,死後還想以己身回饋母校!」高雄醫學大學昨辦「人體暨器官捐贈感恩大會」,上百名醫學生齊聚一堂,對14名大體老師及家屬致上最深敬意。3年前過世的林澄岑,生前是名行醫數十年的心臟內科醫師,在80高齡因心肌梗塞過世,遺願是將大體捐給母校做研究。

  民國23年出生的林澄岑,高醫畢業後前往日本從事心血管疾病研究,回台後他選擇回到醫療資源較缺乏的嘉義,繼承岳父衣缽在診所看診,一直做到75歲才退休。排行老三的他努力打拚,希望照顧好家中5個弟妹,對病人更是無微不至,對於經濟狀況不佳的患者,看病也不收錢。

  遺孀林陳壽美說,丈夫在67歲那年首次心肌梗塞發作,裝了支架保命;林曾說「我是心臟科醫師,最不可能得這種病」,沒想到過了8年再度發病,3條血管都塞住了,這才決定退休好好休息。3年前三度發病,當時已80歲的林澄岑不敵病魔,與世長辭。

  林陳壽美表示,丈夫生前熱愛美食和旅遊,走遍140個國家,她至今還常夢到跟他出國玩,滿滿的回憶在夢中甜蜜重溫。林澄岑的兒孫親友等10多人,前來感恩大會送林最後一程;一對由單親媽媽帶大的陳姓姊弟,從小就在林醫師診所看病,經濟狀況不佳,林從未收過半毛醫療費用,如今兩人已50、60歲,特從嘉義趕來高雄見林醫師最後一面。

1060630聯合報 1

林澄岑將一生奉獻給家人和病患,兒孫親友等10多人都出席感恩大會送林最後一程。 記者蔡容喬/攝影

1060630聯合報 2

捐出大體的醫師林澄岑遺孀林陳壽美說,林將一生奉獻給家人和病患,死後還想以自己身體回饋母校,親友病患對他充滿無限思念。 記者蔡容喬/攝影

1060630良醫大體回饋母校 兒孫病患送別聯合報

聯合報刊登版面

免費為貧苦看診!林澄岑逝世當大體老師…高醫大師生淚眼道別

【ETNEWS/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心臟內科醫師林澄岑3年前因心肌梗塞病逝,享壽80歲。生前行醫近半世紀的他,遺願是捐出大體、回母校高醫大當大體老師。為此,高醫大29日舉辦感恩大會暨入殮火化儀式,現場不僅有林澄岑10多位親人,還有上百名醫學生齊聚一堂,為這位貢獻良多的仁醫送行。

  民國23年出生的林澄岑,是高雄醫學大學第二屆畢業生,曾赴日本留學,進行心血管疾病研究。但他回台後,沒留在都會區醫院,反而選擇回到醫療資源匱乏的嘉義行醫,期間不僅照顧病人無微不至、不擺架子,還隨叩隨到,甚至不會對經濟狀況不佳的患者收費。

  妻子陳壽美表示,丈夫責任心重,太過操勞,行醫後不僅掛心5個還在學的弟弟妹妹,還要照顧膝下5名子女。她憶述道,那時候先生白天在省立嘉義醫院(今為衛福部嘉義醫院)看診,晚上則在自家診所繼續行醫,所以常常兩邊跑,都沒有吃飯,一接到患者的病危通知,就往醫院衝。

  陳壽美說,先生曾說自己是心臟科醫師,不可能得心臟疾病,未料67歲那年卻心肌梗塞發作,得裝支架保命。她認為,丈夫太過操勞才會發病,但先生仍心繫病人,不打算停止行醫,直到8年後再度發病,3條血管都堵塞,才決定退休好好休息。

  林澄岑103年5月第3度發病後,與世長辭,家屬遵循他的遺願,捐出大體,終於讓他能以大體老師的身分,在今年2月重返朝思暮想的母校教室,為學弟妹上一堂解剖課。如今學期結束,高醫大29日舉行隆重的入斂與火化儀式,為14位大體老師送行,林澄岑正是其中一位老師。

  據了解,現場除了高醫大校長劉景寬、教務長林志隆及學生、家屬外,還有許多受過他恩惠的老病人紛紛遠道而來,感念他一生的貢獻和幫助;其中,一對家境清寒、被單親媽媽帶大的陳姓姊弟,從小就在林澄岑的診所看病,但林從未收過分毫醫藥費,讓他們即便已年屆5、60歲,仍要趕來送恩人最後一程。

  高醫大指出,每位大體老師為了在教室躺上整整一學期,供學生解剖,上課前都得浸泡在福馬林中至少2年,以確保身體不會腐壞,所以他們的告別式往往比一般人晚上許多,但這些大體老師「身教」給醫學系生們的知識,絕對值得,也一生受用。

高醫大「人體暨器捐感恩大會」 學子列隊送行「大體老師」

【民報/記者陳俊廷/高雄報導】

  向大體老師致敬!高雄醫學大學今29日(四)上午在國研大樓高醫國際會議中心A廳舉辦105學年度人體暨器官捐贈感恩大會,會後,學子頂著豔陽在校園列隊感恩送行14位「大體老師」。

  高醫大校長劉景寬在感恩大會致詞感謝每一位大體老師及家屬,由於大體老師與器官捐贈大德以其個人的無私奉獻,引領高醫的學子們真正進入醫學專業的殿堂,使醫學生透過實際的人體解剖,認識人體精密的結構,也因為大體老師無言無聲卻震撼心靈的教誨與大愛精神,號召高醫的學子們成為謙卑學習並具有使命感的醫學生。

  他並以創辦人暨首任校長杜聰明博士說明醫學大學的使命,不只是知識的灌輸、專業技能的訓練還有人文關懷,劉景寬勉學子由瞭解醫學開始,進而領略醫者「醫人、醫心、醫家人、關心社會,上醫醫國…等道理」。劉景寬並說,大體老師來自各界,均有不同的人生故事,惟走到生命盡頭都選擇以身試教,為醫學教育奉獻己身,為醫學傳道授業解惑,為世間培育良醫。

  醫學系二年級吳同學在致感恩謝詞時,特別感謝大體老師及其家屬的大愛,讓他們在醫學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有大體老師的親身指引,引領他們學習的不只是真實的醫學知識,也讓他們瞭解未來行醫不僅要以所學造福更多人,也要將這份無私無懼的愛與善傳承下去。

  牙醫系二年級洪同學也特別感謝大體老師的無私奉獻,讓他們可以真實觀察並深入瞭解人體結構,更讓他們瞭解什麼是「偉大」這個詞的體現;半年來,大體老師提供的不只是醫學知識,更學習到披上白袍所需要的耐心與細心,以及一份無私的大愛與對生命的尊重。

  大體老師的喜捨身軀成就對人類醫學進步的大愛,深化了高醫大的核心價值「尊重生命、追求真理」。學生們透過訪談家屬的過程來瞭解大體老師的生平為人,同時讓高醫學子學習傾聽理解並省思生命價值,轉化為全人關懷的人文素養,體會醫學倫理,並用積極的態度、專業的醫療來服務人群。

  高醫大105學年度計有14位大體老師陪伴學子渡過解剖實習課程:余多富、吳蓮興、李水龍、林澄岑、林讚興、徐定中、袁鼎新、陳方招治、陳吳順、陳賴蘭妹、曾驄崴、劉李猜玉、繆月蘭、鍾恩慶,上百位學生同聚一室感念大體老師並對家屬的感恩。

  今包括高醫附設醫院院長鍾飲文、高醫大醫學院院長顏正賢、口腔醫學院長李澤民與家屬及受贈器官代表依序分別上台致詞,並有家屬代表致詞感念一家四人已簽器捐的大愛。

  「奉獻無私」是人生最可敬的目標和生命的真諦,自民國44年至今,捐贈大體提供高醫大作為教育研究的大愛者計有1,224名(含無名氏),捐贈病理者計有387位,捐贈器官者有122位,即使肉體已然遠去,但遺留的精神卻不約而同與陶潛因有感故人而言的「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在人間遙相呼應。

1060630民報 1

向大體老師致敬!高雄醫學大學學子頂著豔陽在校園列隊感恩送行14位「大體老師」(火化)(/陳俊廷)

無私奉獻 高醫大感恩大體老師

【臺灣時報/記者黃福鎮/高雄報導】

  高雄醫學大學於昨日上午在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人體暨器官捐贈感恩大會,共有十四位大體老師陪伴學子渡過解剖實習課程,他們的喜捨身軀成就對人類醫學進步的大愛,深化了高醫大「尊重生命、追求真理」的核心價值。昨天有上百位師長學生同聚一堂感念大體老師並表達對家屬的感恩。

  這十四位大體老師包括余多富、吳蓮興、李水龍、林澄岑、林讚興、徐定中、袁鼎新、陳方招治、陳吳順、陳賴蘭妹、曾驄崴、劉李猜玉、繆月蘭、鍾恩慶等。大體老師林澄岑的家屬十多人出席感恩大會,家屬表示,林澄岑是高醫畢業的心臟科醫師,曾赴日本留學,回國後回到偏僻的家鄉行醫,一生奉獻醫學,他生前就交代子女,身後要捐出自己的大體延續對醫學的熱忱。另外,從美國特地到高醫追悼大體老師林讚興牧師的友人則在會中致詞、讚揚林牧師一生奉獻教會,致力於傳教,無私地幫助任何需要的朋友,是令人尊敬的典範。

  昨天,高醫大校長劉景寬特別致詞時感謝每一位大體老師及家屬,因為大體老師無私奉獻,帶領高醫學子們真正進入醫學專業的殿堂,透過實際的人體解剖,認識人體精密的結構,也因為大體老師無言無聲的教誨與大愛精神,號召高醫的學子們成為謙卑學習並具有使命感的醫學生。高醫大附院院長鍾飲文則致詞指出,大體老師提供最具體正確的人體解剖知識,提供臨床的觀察與驗證,是任何虛擬的、數位的資訊所不及的,大體老師對生命敬重的延續讓高醫學子學習傾聽理解並省思生命價值,轉化為全人關懷的人文素養,體會醫學倫理,並用積極的態度、專業的醫療來服務人群。

  醫學系代表大二同學吳昌軒在致感恩謝詞時表示,大體老師的親身指引,引領他們學習真實的醫學知識,也讓他們瞭解未來行醫不僅要以所學造福更多人,並要將這份無私無懼的愛與善傳承下去。他感謝大體老師讓他們瞭解什麼是「偉大」這個詞的體現;更學習到披上白袍所需要的耐心與細心,以及一份無私的大愛與對生命的尊重。高醫大表示,自民國四十四年至今,捐贈大體提供高醫大作為教育研究的大愛者計有一二二四名(含無名氏),捐贈病理者計有三八七位,捐贈器官者有一二二位。「無私奉獻」是人生最可敬的目標和生命的真諦,這些大體老師成為歷屆醫學生學習熱愛生命的最佳典範。

1060630無私奉獻 高醫大感恩大體老師臺灣時報

臺灣時報刊登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