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AI健康未來 高醫大攜手WaCare打造永續智慧照護新典範

114818

在高齡社會與環境變遷交織下,健康照護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轉型契機。由高雄醫學大學與WaCare(吉樂健康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推動的「AI智慧健康分身導入基層慢性病照護場域試行計畫」,於日前舉辦啟動說明會,集結跨領域學研能量與在地照護資源,宣示以人工智慧科技強化社區健康促進、呼吸智慧門診、落實大學社會責任(USR)及永續發展目標。

此計畫結合高醫大多年推動的「空污下的大學社會責任:環境教育與健康促進永續發展計畫」,從空氣污染對慢性病患者健康風險的長期衝擊出發,導入數位工具作為前瞻解方。早在過去幾年,高醫大與WaCare、小港醫院即開始著手設計病人專用的空污健康紀錄與肺健康AI陪伴衛教模組,希望讓民眾透過手機即可記錄空氣品質變化對呼吸健康的影響,並透過AI陪伴角色每日主動提醒防護行動與衛教建議,成功提升患者自我防護意識並減少就醫頻率,為科技導入公共健康帶來具體價值。

計畫更進一步擴大應用至高血壓、糖尿病與慢性呼吸病等盛行慢性病,透過AI健康分身的日常互動、健康任務提醒與數據圖譜整合等功能,協助民眾從被動照護轉向主動管理,同時減輕照護者人力負荷。對於長期以來,基層照護場域所面臨「人力不足、衛教間斷、民眾健康識能低」三大痛點,AI與數位科技不再只是輔助工具,而是成為有效的共照解方。

計畫團隊匯聚高醫大公共衛生學系、護理系、運動醫學系、學士後醫學系、高齡長照學程等教研單位,及中山大學資訊工程學系、高醫精準環境醫學中心、小港醫院環境職業醫療中心、自行車暨健康科技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等跨域合作夥伴,共同投入AI模組設計、使用者需求研究、健康照護模組推廣、數據應用分析、數位照護人才培育,及跨域教學實作,全面打造符合在地需求的、數位共生的智慧健康照護網絡。

WaCare致力於消滅健康不平等,打造以人為本的數位健康社群平台,除了負責平台模組開發與導入輔導,也積極串聯社區志工、診所團隊與照護機構,將AI科技轉譯為現場可用、民眾可學的健康工具。未來也考慮進一步推動跨校學生實作與實習,深化產學合作、加速科技落地應用。

在南台灣眾多社區據點與診所的支持下,今年計畫預計導入32處照護場域,涵蓋健康量測、衛教互動、AI任務建議等功能。這不只是一次AI技術導入的嘗試,更是一場從現場需求出發、以科技回應真實照護挑戰的實踐,共同實現「健康促進 × 數位轉型 × 在地共好」的三重願景。

20250818wacare 1高雄醫學大學與 WaCare 及多方跨域夥伴齊聚啟動說明會,攜手推動『AI 智慧健康分身導入基層慢性病照護場域試行計畫』,共同實現健康促進、數位轉型與在地共好的願景

 

20250818wacare 2

本年度共有32個單位包括診所、社區照護、居家照護與長照機構,共同推動 AI 智慧健康分身計畫

 

20250818wacare 3

WaCare 潘人豪執行長展示 AI 智慧健康分身的 COPD 與慢性病互動介面,協助民眾從被動照護轉向主動健康管理20250818wacare 4

WaCare 的 AI衛教模組,從現場需求出發、以科技回應真實照護挑戰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