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0501_聯合報
不只能吃 他讓牛樟芝變藝術品
【聯合報/記者謝梅芬/高雄報導】
牛樟芝也可以當做藝術品展示,台灣牛樟芝達人葉勝輝昨起在高雄展示20件變化多端的牛樟芝,他說,牛樟芝表面受菌種影響,外觀變化多端,充滿藝術美。
葉勝輝從民國99年開始培育牛樟芝,從各種培養基中慢慢摸索出皿式培養及木頭接種的方法,把4到5種的菌絲體放在牛樟上。
他透過生物化學分析儀器,以高效液相層析分離純化其中有效化合物,深入探討牛樟芝成分萃取與分析,今年5月將在中研院的台灣牛樟芝國際研討會分享。
除科學的進展外,他把牛樟芝當做藝術品,木頭的剛毅與溫潤,加上散發橘金漸層色彩的牛樟芝菌絲體,以植菌工法,讓真菌生長出百變的自然韻味,展現出多層次的藝術美感。
他有感而發地為每件作品命名,20件牛樟芝藝術品昨天起巡迴到南台灣,在高雄醫學大學學生宿舍新館藝廊展出,到5月10日止,免費入場參觀。
葉勝輝(圖)說,牛樟芝表面受到菌種影響,外觀變化多端,充滿藝術美。記者謝梅芬/攝影
葉勝輝說,牛樟芝表面受到菌種影響,外觀變化多端(圖),充滿藝術美。記者謝梅芬/攝影
聯合報刊登版面
1050501_中國時報電子報
牛樟芝懂藝術 達人秀給你看
【中國時報/呂素麗/高雄報導】
牛樟芝是台灣特有真菌菌種,有「台灣牛樟芝達人」之稱的葉勝輝,多年來,推廣牛樟芝藝術,他將牛樟菌植入牛樟段木裡,菌種隨著時間變化而有不同的色彩呈現,相當特殊;4月30日至5月10日在高雄醫學大學學生宿舍新館藝廊,將展出葉勝輝的「牛樟芝藝術美學」,難得一見。
葉勝輝從2010年開始,憑著熱忱一頭栽進牛樟芝奧秘的世界裡,從各種培養基中慢慢摸索出皿式培養及木頭接種的基礎栽培方法,從零開始接觸生物化學分析儀器,以高效液相層析分離純化其中有效化合物,並在偶然的機緣下,由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陳水田教授指導,進行更深入的牛樟芝成分萃取與分析。
目前國內常見的牛樟芝培養,有段木、皿式培養及液態、固態發酵等方式,葉勝輝透過液相層析儀,可以分析出該牛樟芝是用何種方式培養及它的成份,這項成果將於5月在由中研院主辦的台灣牛樟芝國際研討會發表。
除科學上的進展外,5年來,葉勝輝更是大力推廣牛樟芝藝術,在牛樟段木植入牛樟菌,木頭的剛毅與溫潤,加上散發橘金漸層色彩的牛樟芝菌絲體,以各種植菌工法使真菌生長出百變的自然韻味,展現出多層次藝術美。
牛樟芝藝術先後在台中美術館、輔仁大學及中國醫藥大學展出,明天將巡迴至南台灣,在高醫大展出。
葉勝輝的牛樟芝藝術作品,有如一幅國畫。(葉勝輝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