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0618_中國時報電子報
高醫大舉辦「QS國際頂尖大學高峰論壇」
【中國時報/記者柯宗緯/高雄報導】
高雄醫學大學與QS國際學術評比機構今(18)日共同主辦2016年QS國際頂尖大學高峰論壇 (QS Xchange Kaohsiung 2016)。高醫大透過與多所亞太頂尖大學交流,強化區域聯盟,提升世界大學排名及競爭力。高醫大劉景寬校長表示,希望透過舉辦論壇,使身處南台灣之高醫大,能更有效地提升國際能見度,同時激發校內對於校務發展國際化與邁向頂尖大學的策略思維。
QS(Quacquarelli Symonds)是全世界具知名度與公信力的評比機構,也是目前全世界包含泰晤士高等教育與上海交大為主要的大學排名評比機構。
QS國際頂尖大學高峰論壇是第二次在台灣的大學舉辦,去年(2015年)於台灣大學首次舉辦,今年特別擇於高醫大舉辦國際性的大學高峰論壇,也突顯高醫大在世界大學知名度以及舉辦國際性論壇之學術能量。
世界大學排名是大學競爭力指標,也可以從各項指標項目與其他各國大學進行比較優劣勢,QS評比項目包含學術聲譽、雇主聲譽、師生比、國際教師和學生人數、師均發表論文數和篇均論文引用率、派遣和接收交換生數量來衡量學生流動情況等項目,並區分綜合、學科及區域(亞洲、拉丁美洲及金磚五國)等不同評比榜單,也讓各個被評比的大學瞭解各自學校與其他大學發展的差異與優劣勢,並從中檢視大學發展成效並找尋改善弱點、提高在世界性高等教育的競爭力。
本屆國際頂尖大學高峰論壇將針對大學如何以創新方式、形塑自我品牌形象、發展特色大學等進行專題演講。此次受邀講者包含國立中山大學、印度亞米堤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菲律賓聖道頓馬士大學、澳洲紐卡索大學、馬來西亞科技大學、印尼比娜大學等亞太地區校長、副校長或國際事務主管,也皆為QS大學排名名列前茅之學校,或是於創新發展上卓越有成。
其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是QS目前世界大學排名13名,也是近年來國際聲望直飛沖天,校務發展儼然成為新興學校之學習典範,該校國際副校長余明華教授將以其學校發展為例,提供其成功崛起之策略模式,將和與會各大學學者進行意見交流。
高等教育國際化是不可逆的趨勢,高雄醫學大學在劉校長的帶領下,積極參與國際交流活動,拓展國際關係網絡,3年多來共與全球46所知名學府簽訂姊妹校,並旋即展開雙邊交流,例如:103年6月與上海交通大學簽訂姊妹校後,兩校定期於每年春秋兩季舉辦「高醫大-上海交大論壇」。
高醫大亦持續與頂尖大學接軌,自1996年即與哈佛大學醫學院及公共衛生學院簽訂學術交流合約,自2000以來,本校已有逾百位醫學生前往哈佛大學附設醫院選修1~2個月的實習課程,2012年起哈佛大學醫學生前來本校實習,雙方交流密切。
此外,每年暑假高醫大學生至索羅門群島、馬拉威、印度、印尼等國家擔任志工,以及本校運動醫學研究所許淑淨同學積極參與國際賽事,先後於美國世界錦標賽與倫敦奧運獲得金牌及銀牌獎項。
在招收境外生部分,高醫大為提供境外生更多元之學習選擇,學校逐年增設招收境外學生學程,境外生入學人數因此逐年增加,103學年度境外生人數387人,至104學年度已增加為471位。在顯示高醫大在高等教育策略已邁向全球頂尖大學方向發展。
高醫大劉景寬校長表示,希望透過舉辦論壇,使身處南台灣之高醫大,能更有效地提升國際能見度。(柯宗緯攝)
高醫大今日舉辦「QS國際頂尖大學高峰論壇」。(柯宗緯攝)
1050618_民報電子報
「2016 QS國際頂尖大學高峰論壇」in高醫大
【民報/記者陳俊廷/高雄報導】
來自印度、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州…等各國知名專家學者出席參與高醫大「2016年QS 國際頂尖大學高峰論壇」。(記者陳俊廷攝)
「2016年QS 國際頂尖大學高峰論壇」今18日(六)在高醫大舉行!
來自印度、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州…等各國知名專家學者共同與會,這也是繼去年QS國際頂尖大學高峰論壇在台大舉辦後,第二次在台灣的大學舉辦的重要峰會。突顯高醫大在世界大學知名度以及舉辦國際性論壇之學術能量。
高醫大校長劉景寬表示,希望透過舉辦論壇,使身處南臺灣之高醫大,能更有效地提升國際能見度,同時激發校內對於校務發展國際化與邁向頂尖大學的策略思維。
籌畫此次會議的副校長王秀紅說:國際化是高等教育重要指標,高醫大國際化正持續努力中,這項會議與高醫大國際化政策也呼應新政府南向政策。
QS(Quacquarelli Symonds)是全世界具知名度與公信力的評比機構,也是目前全世界包含泰晤士高等教育與上海交大為主要的大學排名評比機構。高雄醫學大學與QS 國際學術評比機構,今6月18日(六)共同主辦2016年QS 國際頂尖大學高峰論壇 (QS Xchange Kaohsiung 2016)。
「2016 QS國際頂尖大學高峰論壇」in高醫大。(記者陳俊廷攝)
「2016年QS 國際頂尖大學高峰論壇」此次受邀講者包含國立中山大學、印度亞米堤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菲律賓聖道頓馬士大學、澳洲紐卡索大學、馬來西亞科技大學、印尼比娜大學等亞太地區校長、副校長或國際事務主管,也皆為QS大學排名名列前茅之學校,或是於創新發展上卓越有成。
其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是QS目前世界大學排名十三名,也是近年來國際聲望直飛沖天,校務發展儼然成為新興學校之學習典範,該校國際副校長余明華教授以其學校發展為例,提供其成功崛起之策略模式,將和與會各大學學者進行意見交流。
高醫大副校長王秀紅表示,QS是國際高等教育評比非常重要機構,國際化是高等教育重要指標,日前媒體公佈QS在亞洲350家大學,台灣進入34間大學,高醫大也進入200大。她進一步指出,高醫大外籍生有來自印度、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未來教育將朝東南亞國家拓展包含大學部與碩博士等學生,高醫大國際化政策也呼應新政府南向政策…。
本屆國際頂尖大學高峰論壇針對大學如何以創新方式、形塑自我品牌形象、發展特色大學等進行專題演講,研討主題包含「全球高等教育學府於區域發展之定位」、「國際研習交換與文化交融之典範學習」、「臺灣學府於國際定位之對外策略」、「印度高教發展之突破」、「南洋理工大學國際化之典範」,以及「大學“城”之典範-以澳洲紐卡索大學為例」等,高醫大盼透過與多所亞太頂尖大學交流,強化區域聯盟,提升世界大學排名及國際競爭力。
高醫大國際化政策積極邁向全球頂尖大學方向發展。(記者陳俊廷攝)
世界大學排名是大學競爭力指標,也可以從各項指標項目與其他各國大學進行比較優劣勢,QS評比項目包含學術聲譽、雇主聲譽、師生比、國際教師和學生人數、師均發表論文數和篇均論文引用率、派遣和接收交換生數量來衡量學生流動情況等項目,並區分綜合、學科及區域(亞洲、拉丁美洲及金磚五國)等不同評比榜單,也讓各個被評比的大學瞭解各自學校與其他大學發展的差異與優劣勢,並從中檢視大學發展成效並找尋改善弱點、提高在世界性高等教育的競爭力。
積極籌畫此次會議的高醫大副校長王秀紅。(記者陳俊廷攝)
※高醫大邁向全球頂尖大學方向發展:
高等教育國際化是不可逆的趨勢,高醫大在劉景寬校長帶領下,積極參與國際交流活動,拓展國際關係網絡,三年多來共與全球46所知名學府簽訂姊妹校,並旋即展開雙邊交流,例如:103年6月與上海交通大學簽訂姊妹校後,兩校定期於每年春秋兩季舉辦「高醫大-上海交大論壇」。高醫大亦持續與頂尖大學接軌,自1996年即與哈佛大學醫學院及公共衛生學院簽訂學術交流合約,自2000以來,本校已有逾百位醫學生前往哈佛大學附設醫院選修1~2個月的實習課程,2012年起哈佛大學醫學生前來本校實習,雙方交流密切。
此外,每年暑假高醫大學生至索羅門群島、馬拉威、印度、印尼等國家擔任志工,以及本校運動醫學研究所許淑淨同學積極參與國際賽事,先後於美國世界錦標賽與倫敦奧運獲得金牌及銀牌獎項。
在招收境外生部分,高醫大為提供境外生更多元之學習選擇,學校逐年增設招收境外學生學程,境外生入學人數因此逐年增加,103學年度境外生人數387人,至104學年度已增加為471位,高醫大在高等教育策略已邁向全球頂尖大學方向發展。
1050618_臺灣導報
QS國際頂尖大學高峰會在高醫大
【臺灣導報/記者吳峙嵩/高雄報導】
受少子化與國際競爭力的雙重衝擊,國內各大學莫不想盡辦法提升辦學品質。高雄醫學大學昨天舉辦「2016年QS國際頂尖大學高峰論壇」,此為全球三大之一的大學排名評比機構,首度在高醫大舉辦國際性論壇,該校進入QS亞洲大學排名186名,QS專家建議該校在國際聲譽方面,仍有努力空間。
高醫大指出,QS(Quacquarelli Symonds)是全世界具知名度與公信力的評比機構,也是目前全世界包含泰晤士高等教育與上海交大為主要的大學排名評比機構。
QS國際頂尖大學高峰論壇,是第二次在台灣的大學舉辦,去年(2015年)於台灣大學首次舉辦,今年特別擇於高醫大舉辦,也凸顯該校在世界大學知名度,以及舉辦國際性論壇的學術能量。
高醫大副校長王秀紅表示,該校是從2014年開始籌劃參加QS大學排名評比,於去年正式遞交相關評比資料,今年為第二次參與,在亞洲列入排名的350所學校中,高醫大排名186名,比去年的137名退步49名。
王秀紅解釋,這是因為QS在今年重新計分,但引用的資料仍為去年度的舊數據,加上高醫大為醫科大學,在結構上與綜合大學自是不同,但QS評比不做分類,而是各校一起參與排名評比,該校自然有些吃虧。
不過,這次來台參加高峰論壇的知名高等學府,實地了解高醫大後都覺得,在國際化這個項目上,其實該校分數不低,獲得最高五顆星評價,但在國際聲譽上,明顯落後國內或他國的大學。
換言之,高醫大在國際宣傳上屈居弱勢,就以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為例,目前為QS世界大學排名第13名,該校國際聲望直飛沖天,校務發展儼然成為新興學校的學習典範。
對此,王秀紅認為,高醫大必須補強國際聲譽,在做法上積極參與國際活動,擴大各項國際交流,特別是配合新政府的南向政策,加強與東南亞各知名大學的互動,開放更多外籍學生與教師,來該校研習或任教,進一步提升高醫大的知名度。
1050619_臺灣時報
高醫大辦QS國際頂尖大學論壇
【臺灣時報/記者黃福鎮/高雄報導】
高雄醫學大學昨天在國研大樓會議廳與QS國際學術評比機構,共同主辦二0一六年QS(Quacquarelli Symonds)國際頂尖大學高峰論壇。高醫大劉景寬校長表示,希望透過舉辦論壇與多所頂尖大學交流,強化區域聯盟,提升世界大學排名及競爭力,使高醫大能更有效地提升國際能見度,同時激發校內對於校務發展國際化與邁向頂尖大學的策略思維。
這項高峰論壇將討論大學創新方式、形塑自我品牌形象、發展特色 等進行專題演講。受邀講者包含國立中山大學、印度亞米堤、新加坡南洋理工、菲律賓聖道頓馬士、澳洲紐卡索、馬來西亞科技及印尼比娜等大學校長、副校長或國際事務主管,他們都是QS大學排名名列前茅的學校。其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是QS目前世界大學排名十三名,也是近年來國際聲望直飛沖天,高教校務發展的學習典範,該校國際副校長余明華教授以學校發展為例,提供成功崛起策略模式,和與會學者進行意見交流。
劉景寬表示,QS是包含泰晤士高等教育與上海交大的全世界具知名度與公信力的大學排名評比機構。QS國際頂尖大學高峰論壇去年於台灣大學首次舉辦,今年特別擇於高醫大舉辦,突顯高醫大在世界大學知名度以及舉辦國際性論壇學術能量。他表示,世界大學排名是大學競爭力指標,從各項指標項目可以進行比較優劣勢,QS評比項目包含學術聲譽、雇主聲譽、師生比、國際教師和學生人數、師均發表論文數和篇均論文引用率、派遣和接收交換生數量來衡量學生流動情況等項目,並區分綜合、學科及區域等不同評比榜單,也讓各個被評比的大學瞭解各自學校與其他大學發展的差異與優劣勢,並從中檢視大學發展成效並找尋改善弱點、提高在世界性高教的競爭力。
高醫大邁全球頂尖大學
【臺灣時報/記者黃福鎮/專訪】
高醫大校長劉景寬(見圖 記者黃福鎮攝)昨天接受專訪時表示,高等教育國際化是不可逆的趨勢,高醫大積極參與國際交流,拓展國際關係網絡,三年多來共與全球四十六所知名學府簽訂姊妹校並展開雙邊交流,績效卓著,顯示高醫大已邁向全球頂尖大學發展。
劉景寬表示,高醫大自一0三年與上海交通大學簽訂姊妹校後,兩校於每年春秋兩季舉辦「高醫大-上海交大論壇」,自一九九六年即與哈佛大學醫學院及公共衛生學院簽訂學術交流,十幾年來已有逾百位醫學生前往哈佛大學附設醫院選修實習課程,二0一二年起哈佛大學醫學生也前來本校實習,雙方交流密切。此外,每年暑假高醫大學生至索羅門群島、馬拉威、印度、印尼等國家擔任志工。在招收境外生部分,高醫大學校逐年增設招收境外學生學程,境外生入學人數因此逐年增加,由一0三學年度三八七人至一0四學年度已增為四七一位。另外,運動醫學研究所許淑淨同學積極參與國際賽事,先後於美國世界錦標賽與倫敦奧運獲得金牌及銀牌獎項。
臺灣時報刊登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