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1213_自由時報
臨床試驗非白老鼠 高醫推廣
【自由時報/記者方志賢/高雄報導】
高醫大附設醫院昨舉辦「臨床試驗衛教推廣活動」,導正民眾把人體試驗曲解為當實驗白老鼠的錯誤觀念。高醫院長鍾飲文表示,高醫臨床試驗中心曾兩次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臨床試驗查核,是國內少數符合此國際標準的醫學中心,也顯示高醫臨床試驗的優異品質及嚴謹態度。
這項推廣活動由衛福部、台灣肝臟學術文教基金會及高醫臨床試驗中心等共同舉辦,並邀受試者李先生經驗分享。
李先生多年前罹患骨髓再生不良症候群,因造血功能不佳,嚴重貧血,必須定期輸血。他說加入臨床試驗,利人利己,因病情較輕微,最後未納入,仍覺得很有意義。
自由時報刊登版面
1051213_自由時報電子報
2次通過FDA查核 高醫臨床試驗中心有保證
【自由時報/記者方志賢/高雄報導】
高醫大附設醫院今下午舉辦「臨床試驗衛教推廣活動」,導正民眾把人體試驗曲解為當實驗白老鼠的錯誤觀念,高醫院長鍾飲文表示,高醫臨床試驗中心曾2次通過美國食物藥物管理局(FDA)臨床試驗查核,是國內少數符合此國際標準的醫學中心,也顯示高醫臨床試驗的優異品質及嚴謹態度。
這項推廣活動由衛福部、台灣肝臟學術文教基金會及高醫臨床試驗中心等共同舉辦,希望藉此提升臨床試驗品質,保障臨床試驗受試者的權益及安全,並邀受試者李先生經驗分享。
李先生多年前罹患骨髓再生不良症候群,因造血功能不佳,嚴重貧血,必須定期輸血,他說加入臨床試驗,利人利己,因病情較輕微,最後未納入,仍覺得很有意義。
鍾飲文表示,高醫臨床試驗中心是國內7家國家級臨床試驗中心之一,也是高屏地區唯一,衛福部為精進臨床中心的試驗品質,補助2300萬元加上自籌款700萬元,合計3000萬元。
高醫副院長莊萬龍也說,高醫肝膽胰內科過去數十年積極參與許多跨國性的藥物臨床試驗,嚴謹專業受到國內外好評,2010年參加跨國性藥物臨床試驗,專業表現全球第一,美國FDA特別派員查核,並通過其審核標準。
莊萬龍表示,2014年又參與另一項跨國藥物臨床試驗,這項臨床試驗結果對眾多慢性B肝病患有重大影響及意義,美國FDA今年7月又到高醫查核,並於11月通知以卓越成績通過查核。
高醫今舉辦「臨床試驗衛教推廣活動」,院長鍾飲文(右2)及副院長莊萬龍(右1)等人出席,並邀罹骨髓再生不良症候群的李先生(左2)經驗分享。(記者方志賢攝)
1051213_聯合新聞網
癌症新藥試驗 病人參與意願僅5成
【聯合報/ 記者蔡容喬╱即時報導】
近年來生技產業蓬勃發展,各項新藥也推陳出新,不過高醫附設醫院臨床試驗中心發現,許多病人因為擔心成為「實驗白老鼠」,參與臨床試驗意願較低,就連癌症患者也僅有4到5成參與率,免疫風濕相關疾病更只有2至3成,更別說病程較長的心臟病和糖尿病,參與率更是低落。
高醫12日在院內舉辦一場「臨床試驗衛教推廣活動」,除分享人體試驗知識及有獎徵答,也邀請受試者分享參與臨床試驗的經驗。曾罹患「骨髓再生不良症」倚賴輸血2、3年的李世仰,為治病先後兩次加入人體新藥試驗,後因病情較輕微,不符用藥資格退出試驗;他說,臨床試驗把關嚴謹,病患有自主權可隨時退出,更能造福以後的病患,呼籲民眾不用有過多疑慮。
高醫臨床試驗中心主任蔡文展表示,臨床試驗共分為安全性評估、藥物劑量評估及大規模臨床試驗等三階段,參與臨床試驗的病人會被清楚告知所有資訊,中途出現不適症狀或有疑慮,都可隨時退出,病患受到的照顧不會因而出現落差。不過因病患對臨床試驗認知不清楚,參與意願不高,就連最常見的癌症患者,也僅4、5成有意願參加新藥試驗。
高醫副院長莊萬龍說,目前國內B、C肝炎患者算是參加新藥試驗意願較高的族群,參與率平均都有9成5以上,因臨床試驗收案質量高,今年11月肝膽胰內科已二度通過美國FDA臨床試驗查核,未來進行B、C肝炎新藥試驗,可望能造福國內眾多患者。
1051213_臺灣時報
高醫教導民眾不勉強參與臨床試驗 做自己的主人
【臺灣時報/記者洪創夫/高雄報導】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昨日舉辦「臨床試驗衛教推廣活動」,高醫指出,一般人常常誤把人體做研究之試驗,曲解為把人當實驗白老鼠,這是錯誤的觀念。高醫也呼籲宣導民眾「做自己的主人」之觀念,為自己健康嚴格把關,不勉強參與臨床試驗且享有主導權。
活動由衛福部、醫藥品查驗中心、台灣藥物臨床研究協會及財團法人台灣肝臟學術文教基金會及高醫臨床試驗中心、人體試驗審查委員會共同主協辦,藉此提升臨床試驗的品質,保障臨床試驗受試者的權益與安全。
活動中將以互動式活動方式進行,有臨床試驗知識分享及受試者代表分享臨床試驗經驗談還有闖關活動,透過互動式且輕鬆活潑的遊戲問答方式方式推廣臨床試驗正確觀念與知識,傳達正確臨床試驗的概念。
臺灣時報刊登版面